-
[摘要]目的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客观缓解率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医院肿瘤科收治的不可手术的66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33例局部晚期NSCLC放疗联合免疫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33例放疗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及安全性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48.48%(16/33),高于对照组21.21%(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06,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生存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放疗联合免疫治疗晚期NSCLC兼具有效性及安全性,可降低血清肿瘤因子表达水平,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与生活质量。
[关键词]免疫治疗;放疗;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
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数据显示,全球新发肺癌病例高达209万余例,病死人数高达176万余例。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85%[1]。对于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指南推荐同步放化疗或序贯放化疗及免疫维持治疗。晚期NSCLC治疗方案中需要局部病灶放疗,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存与生活质量,且需要同步或序贯化疗消除转移病灶及放疗增敏。但长期化疗治疗后可能出现耐药性或不良反应,导致患者拒绝化疗,从而影响治疗效果[2-3],所以需要优化对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方案[4]。本文旨在分析NSCLC患者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客观缓解率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医院肿瘤科收治的不可手术的66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33例局部晚期NSCLC放疗联合免疫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33例放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45~75岁,平均(62.20±4.30)岁;肿瘤长径2~12 cm,平均(6.60±1.50)cm;病程0.5~3年,平均(1.50±0.50)年。对照组中男21例,女12例;年龄42~76岁,平均(61.05±5.60)岁;肿瘤长径2~11 cm,平均(6.55±1.45)cm;病程0.3~3年,平均(1.52±0.5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LLSH-2022-037)。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病理确诊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且不能耐受或不接受化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间变淋巴癌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驱动基因阴性;组织多肽特异抗原(tissue polypeptide specific antigen,TPS)>20%;临床分期ⅢB~Ⅳ期,预计生存期>3个月。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严重心、肾、脑血管疾病者;EGFR及ALK驱动基因阳性者;TPS<20%者;不能耐受放疗及免疫治疗者;预计生存期<3个月者。
1.3方法
对照组:予以本组晚期NSCLC患者局部病灶6MV-X线调强放疗治疗,放疗DT50-60Gy,分割剂量1.8~2Gy、5次/周。放疗结束后,定期复查,连续3个月。
观察组:局部病灶调强放疗结束1~30 d,病情稳定者序贯免疫治疗。卡瑞利珠单抗(国药准字H20240008,规格:200 mg/瓶)静滴200 mg/次,3周一个周期。连续治疗4个周期。
1.4观察指标
疾病控制情况。依据实体瘤RECIST1.1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肿瘤消失>1个月)、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肿瘤体积缩小>1/2)、稳定(stable disease,SD)(肿瘤体积缩小1/4~1/2)、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肿瘤体积缩小<1/4或肿瘤体积增大),记录CR与PR的例数,客观缓解率=CR率+PR率[5]。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放射性肺炎和免疫性肺炎发生情况。
血清肿瘤标志物:抽取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分离血清,血清糖链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tokeratin 19 fragment,CYFRA21-1)、癌胚抗原(carcino embryonic antigen,CEA),以全自动电化学反光免疫分析仪检测[6]。
生存质量。应用卡式功能评分量表(Karnofsky Performance Scale,KPS)评估,总分100分。分值越高,生存状况越好[7]。
生活质量。应用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 30,QLQ-C30)评估:功能和整体生活质量子量表总分100分,评分越高,患者生活状况越好;症状和单项目子量表总分100分,评分越高,患者生活状况越差[8]。
免疫功能:抽取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离心,提取血清,以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CD8+水平。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生存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免疫功能指标为计量资料,且经Shapiro-Wilk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行配对样本t检验;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客观缓解率对比
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均发生2例放射性、免疫性肺炎,发生率均为6.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CA125、CYFRA21-1、CEA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2.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生存、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KPS、QLQ-C30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08、21.779、7.129,P均<0.05)。见表3。
2.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8+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4。
3讨论
NSCLC患病主要以中老年人群居多。由于患者早期无典型症状,发展到局部晚期则失去手术机会,局部病灶推荐放疗治疗[9]。目前指南推荐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或序贯放化疗及免疫维持治疗。但由于患者年龄大,且合并基础性疾病,治疗耐受性受到影响[10-11]。临床中放疗后免疫维持治疗模式的近期疗效优于单纯放疗者,血清肿瘤标志物下降、生存质量改善,更适合不能耐受化疗或不接受化疗的晚期患者的治疗。免疫治疗为新型的诊疗手段,对于TPS>50%者可推荐一线使用,能激活患者的免疫抑制型T细胞,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促进病灶控制[12-13]。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后,患者的CA125、CYFRA21-1、CEA表达水平下降[14]。另外,免疫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利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提高放疗效果[15]。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晚期NSCLC患者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下降明显,免疫功能、生活以及生存质量评分改善(P均<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P>0.05)。放疗联合免疫治疗晚期NSCLC近期疗效较优,促进患者疾病控制,安全性高,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本文结果与柏峰等[16]研究结论基本一致:研究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CEA、CYFRA21-1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P>0.05)。
综上所述,晚期NSCLC发生具有致命风险,需要尽早诊断与治疗。但晚期阶段已经错失了手术时机,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在不可手术的晚期NSCLC患者治疗中客观缓解率高,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作为不能耐受化疗或拒绝化疗患者的治疗方案的选择。但远期疗效还待继续随访。另外本研究选取病例数较少,可能存在一定偏倚,今后将扩大样本量获得更可靠数据。
[参考文献]
[1]周建娅,周建英.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KEYNOTE-021研究G队列长期生存数据[J].循证医学,2021,21(4):208-213.
[2]周岩,田乃菊,张法英,等.益气养阴汤辅助盐酸埃克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气阴两虚证患者癌因性疲乏疗效及对生活质量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0,27(2):13-17.
[3]李春姗,王家晓,石玮,等.埃克替尼与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比较及对miR-185-5p、miR-204-5p表达水平影响观察[J].中国药师,2020,23
(12):2409-2411.
[4]张利伟,石安辉,娄志霞,等.大分割适形放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及放疗抵抗发生与血清miR-123和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24):5969-5972.
[5]谢馥霞,李梦丹,王小会,等.18F-FDG PET/CT联合外周血炎症因子评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疗效的价值[J].现代肿瘤医学,2023,31(17):3209-3215.
[6]王永,解华,李凌云.贝伐珠单抗联合厄洛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血清CYFRA21-1水平及KPS评分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1,20(8):827-830.
[7]周静,彭春雷,范震宇,等.参附注射液联合奥西替尼治疗晚期EGFR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2,22(10):1919-1922,1979.
[8]刘金林,赵世林,肖竹青,等.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r、ALT、PCT水平及预后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22,34(4):19-21.
[9]王韵涵,孙亚楠,李鹏,等.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免疫治疗联合化疗预后的关系[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23,43(2):87-93.
[10]莫奕文,刘慧,魏园,等.全身PET/CT动态显像评估局部晚期NSCLC患者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后关键脏器的FDG动力学变化[J].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22,42(12):719-723.
[11]杨光霞,程云涛,刘琳琳,等.阿美替尼片联合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3,39(11):1528-1532.
[12]Li YL,Zhou DM,Xu S,et al.DYRK1A suppression re⁃strains Mcl-1 expression and sensitizes NSCLC cells to Bcl-2 inhibitors[J].Cancer Biology and Medicine,2020,17(2):387-400.
[13]Cheng Y,Lu X,Li F,et al.NDFIP1 limits cellular TAZ accumulation via exosomal sorting to inhibit NSCLC proliferation[J].Protein and Cell,2023,14(2):123-136.
[14]王涛,黄惠鑫,王丽娟,等.预后营养指数对放射性碘125植入联合含铂全身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评估价值[J].介入放射学杂志,2022,31(9):871-874.
[15]张京莉,郑志慧,杨连任,等.甲磺酸奥希替尼一线与序贯放疗治疗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初治患者的真实世界研究[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2,24(4):277-279.
[16]柏峰,王全祥,雷华文.免疫治疗联合放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疾病控制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刊,2023,50(11):39-41.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