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正文

  [摘要]目的分析痰瘀互结型肺部结节使用调肝理脾法治疗的临床功效。方法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1—12月威海市中医院肿瘤科收治的70例痰瘀互结型患肺部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参比组和观察组,各35例。参比组使用左氧氟沙星进行对症治疗,观察组联合调和肝脾方治疗。对比两组肺结节相关指标、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结节直径、结节体积分别为(5.10±0.29)mm、(60.40±7.12)mm3,小于参比组的(6.32±0.57)mm、(97.55±10.28)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86、17.576,P均<0.05)。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病率为0,低于参比组的17.14%(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7,P<0.05)。结论使用调肝理脾法治疗痰瘀互结型肺部结节疗效显著,可缓解患者症状,药用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调肝理脾法;痰瘀互结型;肺部结节;治疗效果;应用价值;临床评价

  肺部结节于临床就诊肺病患者中属常见类型,从疾病危害角度分析,肺部结节的发生对于患者肺功能、机体生理功能可造成明显影响,且随病情发展可出现恶性病变[1]。肺部结节及时治疗,可以抑制病情进展,保障患者生命安全[2]。临床治疗肺部结节,常予以患者抗菌药、糖皮质激素等西药,上述类型药物虽然对于肺部结节具备治疗功效,但用药效果、安全性等方面欠佳[3]。中医行肺部结节辨证,认为该病是由痰瘀内结、正气虚损为成因所致,从其病机、病因出发,属痰瘀互结病症类[4]。调肝理脾法以化瘀、消痰浊、活血、行气为主要功效,对于肝气郁结、阴阳失衡、血瘀气滞所致病症治疗作用显著[5]。本研究旨在分析痰瘀互结型肺部结节使用调肝理脾法治疗的临床功效和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1—12月威海市中医院肿瘤科收治的70例痰瘀互结型患肺部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参比组和观察组,各35例。参比组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49.58±2.43)岁;结节直径3.41~9.13 mm,平均(6.03±0.24)mm;病程1~4年,平均(2.16±0.44)年;病症:痰多4例,咳嗽2例,胸闷4例,气短2例,胸痛1例,两种及以上症状者22例。观察组男18例,女17例;平均年龄(49.62±2.35)岁;结节直径3.51~9.09 mm,平均(6.12±0.18)mm;病程1~4年,平均(2.21±0.29)年;病症:痰多3例,咳嗽4例,胸闷2例,气短3例,胸痛2例,两种及以上症状者21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专科检查,确诊为肺部结节,行中医辨证(以《中医痰证诊断标准(2016年版指南)》[6]为诊断标准)为痰瘀互结型肺部结节;生命体征稳定,精神状态良好,沟通无障碍;疾病相关资料、个人信息完整;沟通研究内容,患者、家属于知晓后同意参与,签订同意书。

  排除标准:伴其他类型肺部疾病者;有恶性肿瘤,行放化疗治疗者;有心理或精神类疾病者;视听功能障碍者;不具备自理能力者;年龄<18岁者;伴传染、感染性疾病者;有心血管、脑血管疾病者;肝脏、肾脏功能异常者。

  1.3方法

  参比组使用左氧氟沙星(国药准字H20057797;规格:0.1 g)进行对症治疗:左氧氟沙星口服,0.1 g/次,1次/d,治疗14 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调和肝脾方治疗:左氧氟沙星用法用量与参比组一致;调和肝脾方使用黄芩、浙贝母、焦神曲各15 g,柴胡12 g,茯苓、川芎、白术各20 g,桔梗、法半夏、炒枳壳、连翘各10 g,牡蛎30 g做组方配比,采用清水煎煮,300 mL/d,早晚加温后各饮用150 mL。治疗14 d。

  1.4观察指标

  肺结节相关指标。包括结节直径、结节体积。

  中医证候积分。包括痰多、咳嗽、胸闷、气短、胸痛5项,单项最高得分6分,最低0分,分数越高症状越明显。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过敏性皮疹、恶心呕吐。

  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肺炎、呼吸系统感染等。

  1.5统计方法

  选择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经Shapiro-Wilk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肺结节相关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用(±s)表示,组间比较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行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用例数(n)和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肺结节相关指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结节直径、结节体积分别为(5.10±0.29)mm、(60.40±7.12)mm3,小于参比组的(6.32±0.57)mm、(97.55±10.28)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痰多、咳嗽、胸闷、气短、胸痛)低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参比组患者就诊期间,因肺结节导致肺炎、呼吸系统感染各3例,发病率为17.14%(6/35)。观察组未发生上述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7,P=0.033)。

  3讨论

  肺结节是一种致病成因较为复杂的疾病,作为占位病变类疾病,发病于肺部,一般以有肺部感染性疾病经历、从事高危职业、慢性肺病及长期吸烟人群为主要患病人群[7]。肺部结节患病早期阶段,患者无明显症状,但随结节增长、数量增多,将于肺部形成占位,引发炎症反应,促使患者肺功能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其出现咳嗽、咯血、胸痛及咳痰等症状,且于疾病进程中,肺部结节存恶性病变可能性,因此,对于人体健康,肺部结节有极大危害性,需及时采取对症措施做疾病治疗[8-9]。

  中医分析,肺部结节属“癥瘕”“痰核”,以饮食失宜、情志失调、过劳倦怠为病因,人体正气虚损、痰瘀内结为病因,患病者可见本虚标实、痰瘀互结症。对于该病患者实施治疗,需从其病机、病因入手,调和肺络、化瘀行气,进而改善患者气滞血瘀,瘀阻肺脉病症反应,使该病得到根本性治疗[10]。调肝理脾方对于肝脾虚弱、肝气郁结、脾胃不和等病症有明显治疗作用,该组方以疏肝解郁、宽中理气、调和肝脾为主要功效,所用黄岑可治疗湿热所致病症,能够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浙贝母可调理肺经,有润肺、化痰、散结消痈功效;焦神曲归脾、胃经,消食化积、健脾和胃作用明显;柴胡以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为主要功效,肺病、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较为常用;茯苓健脾渗湿、利水消肿,多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病症治疗中;川穹药性功效可调和肝经、胆经,有化瘀、活血、止痛作用;白术有护肝、养肝作用,对阴虚证疾病治疗效果显著;桔梗有宣肺,利咽功效;法半夏能够调理痰多咳喘、痰厥头痛、风痰眩晕、痰饮眩悸等症,有明显健脾消胃、清热解毒作用;炒枳壳治疗气实壅满效果显著,可理气宽胸、行滞消积;连翘以解毒散结、疏散风热为主要作用,牡蛎主治心神不宁、心悸,药性可滋补肝肾、平肝潜阳[11]。上述诸药配伍调肝理脾方,在疾病治疗中发挥其宽中理气、调和肝脾功效的同时,药效发挥于人体,可调和肝经、肺经、脾经,促气血运行的基础上,改善经络淤阻,从而使人体脏腑状态、阴阳平衡等得到根本性调节[12]。基于调肝理脾方功效、中医药理作用,使用该组方予以痰瘀互结型肺结节患者做疾病治疗,患者用药后,组方既发挥其中药药性,从中医角度治疗患者机体痰瘀互结症,又可从现代医学角度,产生抗炎、保肝、抗病毒、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及肺功能、抗氧化功效,由此针对性改善患者因肺结节所致病症反应,经规律用药,痰瘀互结型肺结节患者疾病症状可明显减轻、消失,同时肺结节对其肺功能影响也可显著缓解,由此促进患者疾病康复[13]。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肺结节相关指标优于参比组(P均<0.05)。证明采取调肝理脾法治疗痰瘀互结型肺结节,可促进小结节、微小结节消失,改善肺结节对人体健康危害性[14]。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参比组(P均<0.05)。提示调肝理脾法的应用,可改善痰瘀互结型肺结节患者病症反应,经规律用药,能够使其病症反应消失,缓解疾病所致呼吸系统、肺功能等损害[15-16]。本研究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痰瘀互结型肺结节患者就诊期间,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调肝理脾法,对于患者疾病治疗安全性无影响。本研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病率为0,低于参比组的17.14%(P<0.05)。王振强等[17]的研究中,给予患者调肝理脾方式治疗后,并发症发病率为8.00%,低于采取常规方式治疗的36.00%(P<0.05),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提示调肝理脾法用于痰瘀互结型肺结节治疗中,其疾病康复、预后水平等均能够得到保障,有较好的用药效果[18]。

  综上所述,使用调肝理脾法治疗痰瘀互结型肺部结节疗效能够达到预期,可缓解患者症状,药用安全性良好。

  [参考文献]

  [1]杨双,李艳华,兰雪妮,等.基于中医"六位一体"全程管理模式探析中医防治肺部结节[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2,38(5):862-864.

  [2]李雪媛,陶琳.调肝理脾利咽方治疗具有咽喉症状的反流性食管炎和非糜烂性反流病的疗效观察[J].山东中医杂志,2022,41(5):505-509.

  [3]黄祖鸿,石清兰,柏文婕,等.毛德文教授运用"调肝理脾"法治疗慢性肝病经验总结[J].陕西中医,2021,42(8):1112-1114,1119.

  [4]沈晨,陶琳,张声生,等.调肝理脾方治疗伴无效食管动力的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7(1):546-550.

  [5]孙宇博,孙子凯,朱益敏,等.人参平肺方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气阴不足、痰瘀互结证患者的回顾性队列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0(29):3212-3217.

  [6]吴焕林,吕渭辉,潘桂娟,等.中医痰证诊断标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36(7):776-780.

  [7]何龙.自拟清肺化痰方对支气管哮喘痰瘀互结证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及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24):89-90.

  [8]朱伟,施国荣,宋明霞.调肝理脾法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和机制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3):1918-1922.

  [9]刘继法,陈宪海.肺部结节的中医认识[J].中医学报,2021,36(7):1392-1395.

  [10]吴冬妹,张海鸥."理脾调肝"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的应用探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21,33(6):1023-1026.

  [11]赵婷婷,苏惠萍,王林洋.武维屏教授运用逍遥散结汤治疗肺部结节经验浅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16(5):857-860.

  [12]吴琴,范伏元,王伟.范伏元教授治疗肺磨玻璃结节经验[J].亚太传统医药,2021,17(3):113-116.

  [13]杨海宁,樊庆胜,刘福全,等.中医调肝理脾法防治肝癌栓塞术后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华介入放射学杂志,2021,9(1):20-24.

  [14]山萌,黄刚,李猛,等.益肺化痰活血颗粒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气虚痰瘀互结型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23):2527-2530,2544.

  [15]吕瑞民,李亭亭.调肝理脾法治疗中年女性肝郁脾虚型便秘40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0,27(2):276-277.

  [16]张欢,孙劲晖.基于肠道微生态探索"调肝理脾"法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新思路[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9):123-126.

  [17]王振强,张庆江,陈晶晶,等.肺瘤消积方对痰瘀互结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杂志,2021,55(4):45-49.

  [18]赵元辰,刘世刚.肺部结节的中西医诊治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5):192-196.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