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正文

  【摘要】目的:综合分析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患者实施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呼吸训练的效果。方法:研究选择2021年4月—2023年4月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103例患者,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48例)。在护理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措施,观察组加以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呼吸训练。比较两组的术后相关参数(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出院时间)、呼吸功能锻炼情况(呼吸频率、最大通气量、每分通气量)、并发症情况与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术后相关参数各项时间指标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呼吸功能锻炼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最大通气量、每分通气量更高,呼吸频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与住院费用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呼吸训练用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的效果可观,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可促进术后康复进程。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呼吸训练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呼吸功能

  胸腔镜下的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切口的美观性,更适应诸多患者的救治需要。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虽属于微创手术,但仍有可能对胸廓结构造成损伤,对胸膜、肋骨、骨膜等组织造成一定的伤害,且手术过程中会伴随着剧烈的疼痛,对术后恢复有一定影响[1]。因此,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应积极、有效地进行手术后的康复护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是丹麦外科医师Kehlet于2001年首次提出的,旨在通过对围手术期进行合理的康复护理结合,从而降低围手术期的压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2]。近年来,该理念在临床多种手术中的运用已有不少报道,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3]。

  呼吸训练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设计的一套呼吸康复方法,其目的在于提高训练的效果、提高患者预后[4]。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呼吸训练更能强化效果,进一步改善呼吸功能[5]。基于此,本研究综合分析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患者实施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呼吸训练的效果及对呼吸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选择2021年4月—2023年4月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103例患者。(1)纳入标准:①入院检查,存在肺部肿瘤,符合手术指征,且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②临床病史档案记录完整。(2)排除标准:①伴有其他脏器功能障碍;②存在认知、精神障碍或言语、视听障碍;③既往有肺部手术史;④有胸腔镜手术禁忌或严重麻醉药物过敏;⑤术前有放化疗史、免疫抑制史;⑥肿瘤已发生远处转移。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39~69岁,平均年龄(49.75±6.46)岁;体重42.4~62.6 kg,平均体重(50.25±3.76)kg。观察组男23例,女32例;年龄37~70岁,平均年龄(50.03±6.39)岁;体重42.3~61.5 kg,平均体重(50.30±3.67)k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学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对本研究持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态度。

  1.2方法

  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护理,即术后加强巡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并严格按照医生要求用药。采用静脉自控镇痛泵进行镇痛,术后按照疼痛程度,适当增加泵入用量。术后24 h~48 h均行留置导尿管。通常在胸腔内放置闭式引流管5~7 d,观察有无漏气现象,每日引流量以低于100 mL为宜,且胸部X线检查肺复张良好,肺压缩低于20%,即可拔除导管。术后给予常规口头健康宣教、生活指导、饮食指导等,对患者和家属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如有任何异常情况,均应立即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同对照组)+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呼吸训练。具体方式为,(1)组建快速康复管理小组:组建由护士长、护理人员、康复师等组成的快速康复管理小组,采用文献回顾法和实证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快速康复”为指导,制定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呼吸训练护理计划。(2)呼吸训练具体实施:①腹式呼吸,帮助患者取平卧位,指导其充分放松,左手放在胸口下缘、右手放在肚脐上方,用鼻吸气,吸气时慢慢地把小腹鼓起;直到无法再吸气后憋气3~5 s,后指导收缩嘴唇慢慢地吐气,内缩腹部充分吐气。②有效咳嗽,帮助患者采取半坐卧位,做4~5次深呼吸,后按照深呼吸、屏住呼吸和咳嗽的顺序来进行有效咳嗽训练,咳嗽时要让胸腔震动,尽可能确保痰液达到靠近咽喉的部位,再用力将痰液咳出;手术后,患者在咳嗽之前要用枕头按压伤口,以免引起伤口不适;对于咳痰无力的患者,可取半卧位,用手腕的力量,从外到内、从上到下轻轻拍打患者的背部,使气管振动,有助于排出分泌物。③吹气球练习,选用800~1 000 mL容积的气球,每天实施3~5次的吹气球练习,方式为深吸气3~5 min后吹气。④呼吸操锻炼,在没有拔管或因其他原因不能活动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在床上进行伸展运动,拔管后尽快下床进行呼吸操。重在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呼吸操第1部分:两手抬起吸气,放下呼出;第2部分:两手放在身侧,在身体两侧交替上下滑动,边向上边吸气、边向下边呼气;第3部分:上臂平伸吸气,两手下按腹部呼气;第4部分:抱住头部吸气、转身呼气,后平静呼气和放松,1~2次/d。以上的呼吸功能训练均于出院当日终止,手术完成后24 h内不做任何高强度的运动,于术后第3天逐步进行呼吸训练,直到出院。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术后相关参数:即详细记录患者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出院时间,其中出院时间指手术当日至出院当日时间。(2)对比两组呼吸功能锻炼情况:统计分析患者护理前、护理后的呼吸频率、最大通气量、每分通气量,采用由东方化玻(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呼吸器综合检测仪(型号HX-Ⅲ)进行检测。(3)对比两组的并发症情况,包括胸腔积液、肺不张、呼吸衰竭、肺部感染等,记录实际发生结果。(4)对比两组的住院费用:数据由医院电子病历数据系统提供。

  1.4统计学处理

  根据允许的抽样误差范围确定样本量,采用SPSS 20.0软件对本研究结果的有关资料进行处理,其中以率(%)为代表的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采用(x-±s)表示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后相关参数比较


  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出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护理前后呼吸功能锻炼情况比较

  护理前,两组呼吸功能锻炼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最大通气量、每分通气量高于护理前,呼吸频率低于护理前,观察组最大通气量、每分通气量高于对照组,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住院费用比较

  观察组住院费用为(8.46±1.29)万元,低于对照组的(10.95±1.63)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P<0.05)。

  3讨论

  大多数肺部肿瘤患者的身体机能下降,易出现较多并发症,如代偿能力下降、肺部感染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手术切除肺组织也会在某种程度上致使呼吸功能障碍加剧,导致多种并发症,缩短患者的生命周期,严重影响预后[6]。如果不能在术后早期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护理,往往会引起呼吸衰竭甚至死亡。虽然经胸腔镜手术后,能够有效改善传统手术的不足,但由于疼痛等原因,致使预后仍不理想,所以,为了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在临床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7]。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一种全新的手术护理理念,通过对围手术期的各项治疗措施的循证基础,对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优化组合,从而将患者的身心压力降到最低,实现更快的康复效果[8]。所以,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应用该护理理念,并对各项护理措施进行优化,能够使手术和护理相互配合,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复[9]。同时,在此理念的背景下开展呼吸训练,其目的在于全面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预后[10]。呼吸训练即引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吹气球和呼吸操等训练方法,使膈肌运动得到明显的改善,同时也能使肺泡得到有效扩张,从而提高肺泡的通气能力和潮气量,降低肺部残留气体,达到提高肺通气能力的目的[11-12]。腹式呼吸训练可以使患者形成良好的呼吸习惯,减少氧气消耗,提高肺组织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肺功能[13-14]。通过呼吸训练,可以有效引导患者完成正确有效的咳嗽,同时还可以通过叩背等方式帮助患者咳出气管中的残留痰液,这样能降低因痰液积累造成的肺部感染,防止并发症的出现[15-16]。呼吸操通过缩唇呼吸和身体活动的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上肢和腰部肌肉力量,提高运动耐力[17-18]。同时,还可以减少肺泡剩余气量,提高肺泡的扩张度和通气能力,从而使呼吸条件得到改善,加快患者的康复[19-20]。经分析,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术后各项参数均比对照组更好,且护理后的呼吸功能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优,说明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呼吸训练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的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有效加快患者康复进程,促进呼吸功能、并发症的改善与降低,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整体预后水平。但由于样本量少、随访时间短等原因,临床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以进一步明确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呼吸训练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康复的作用。

  综上所述,将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呼吸训练用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的效果可观,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可促进术后康复进程。

  参考文献

  [1]王大伟,杨飞,郭亚哲,等.钙化淋巴结对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癌患者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影响[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23,45(1):33-37.

  [2]唐苏红,郭淼,王溢鑫,等.鞘内注射吗啡用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半数有效剂量[J].临床麻醉学杂志,2023,39(2):150-153.

  [3]曾飞燕,黎玉梅,李咏东,等.早期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结合心理干预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13):1978-1981.

  [4]高杨,王孝彬,张荣,等.术前呼吸肌训练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肺癌患者围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影响[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3,25(5):538-540.

  [5]杨建生,钟巍,高誉华,等.布托啡诺联合罗哌卡因竖脊肌平面阻滞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3,39(18):2617-2621.

  [6]HE H Y,YANG G Y,WANG S,et al.Fast-track surgery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CRC patients with laparotomy and laparoscopic surgery[J/OL].Medicine,2022,101(37):e30603.

  [7]张丹丹,丁倩,张雨思.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2):40-43.

  [8]蒋蓉蓉,冯晓丽,刘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路径在经达芬奇机器人行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8):3372-3375.

  [9]葛雪华,肖婷.个体化护理在先天性肺囊腺瘤患儿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18):2780-2783.

  [10]王慧,韩冲芳,杨文曲,等.前馈控制护理干预在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使用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泵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21):2909-2912.

  [11]张金瑞,张卫民,郑晓东.非气管插管麻醉联合加速康复护理在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1):2066-2069.

  [12]邱琼香,易曼娜,李彩莲,等.术前呼吸功能训练联合术后快速康复操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肺癌患者呼吸功能、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2,22(13):2583-2586.

  [13]RADWAN K,PANAGIOTIS L,SONGJA C,et al.Fast-Track laparoscopic bariatric surgery:interest in home infusion and intravenous therapy[J].Obesity Surgery,2022,32(9):3176-3177.

  [14]矫珺,程萌,矫春峰.改良呼吸康复训练对肺癌肺叶切除术后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OL].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23,16(5):709-711.

  [15]易治国,李琳,邓建冬,等.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超声引导胸椎旁阻滞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评估[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2,32(14):89-94.

  [16]段函宇,刘子嘉,许广艳,等.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快速康复外科多模式镇痛管理[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21,43(1):136-143.

  [17]IlPO K,JUKKA H,ANSSI S.Effects of low workload respiratory training with steam inhalation on lung function in stable asthma:a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J].Clinical Physiology and Functional Imaging,2023,44(1):100-111.

  [18]赵妮霞,李敏,任晓红.预见性护理对非小细胞肺癌肺叶切除术患者的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9):1302-1304.

  [19]杨洁,刘晶,李艳梅.基于循证理念的预警性护理在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麻醉恢复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4):49-52.

  [20]吕永昌,罗伟,张旭刚,等.单孔胸腔镜肺术后联合康复科干预对患者康复的影响[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2,43(10):104-109.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