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高校实验室的建设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之一,是开展各种实验实训项目的先决条件。随着轮椅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轮椅的适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了解并能正确使用不同种类轮椅在现代康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各大院校缺乏专业轮椅实训室,难以满足实验实训教学的客观需要。本文以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为例,通过概述建设背景和存在问题,讨论轮椅实验室的建设在教学、临床中的必要性。
关键词: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轮椅;实验室;必要性
0引言
轮椅的运用技能是临床康复医学的重要技能之一。随着康复医学的不断进步,国内外轮椅制造技术在不断发展,轮椅的适用领域也从最初的位置转移发展到功能训练,再到多方面参与社会活动[1]。轮椅的正确使用离不开专业人员的指导。因此,作为培养高素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的高职院校,轮椅运用技能的训练尤为重要,而技能训练所需的场地、设备、方案等是其先决条件。因此,轮椅实验室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为例,探讨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轮椅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及建设思路。
1建设背景
1.1轮椅的运用领域在不断扩大
现代意义上的轮椅自诞生之日起,其最重要的功能是帮助病人或残疾人进行位置转移。近现代以来,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轮椅的使用领域在不断扩大,使用方式实现了多样化。轮椅由最初的助行工具发展到体位转移工具,包括肌力训练、平衡训练、转弯、上下坡、上下楼梯等康复内容。人们开展了轮椅篮球[2]、轮椅太极拳等体育锻炼或轮椅竞速等多种竞技项目,既能促进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提高其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也能改善其心理健康状态,促进其更快地回归社会。
1.2轮椅研发、制造水平的飞速提升
1.2.1轮椅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
轮椅运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得益于轮椅研发及制造技术的不断提升。轮椅材质由最初的铁、钢发展到轻便、使用率最高的铝合金及镁铝合金。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具有质量轻、强度高、韧性好、耐高低温、耐腐蚀性等特点且既往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医疗、能源领域的钛合金也被用作新型轮椅材料,以生产性能要求更高的运动轮椅,如篮球轮椅、赛车轮椅等[3]。轮椅材质的扩充极大程度地丰富了轮椅的种类,并且让轮椅更加轻便、美观、实用,且其功能越来越多。
1.2.2轮椅种类的不断细化
轮椅诞生之初,均采取手动驱动方式,即依靠他人帮助或使用者手动推动,种类少,功能单一。随着人们对轮椅功能的不断拓展,轮椅的种类逐渐丰富起来。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不同,如:按驱动方式可分为手动轮椅和电动轮椅;按构造可分为折叠式轮椅和固定式轮椅;按使用的对象可分为成人轮椅、儿童轮椅、幼儿轮椅;按用途可分为普通轮椅、截瘫用轮椅、下肢截瘫用轮椅、竞技轮椅等。
目前,根据ISO 9999:2016《残疾人辅助产品分类与术语》,轮椅主要分为手动轮椅与动力轮椅两类。手动轮椅又可以细分为双手圈驱动轮椅、双手摆杆驱动轮椅、单手驱动轮椅、脚驱动轮椅、手推把驱动轮椅等。动力轮椅等可细分为手动转向动力轮椅、动力转向电动轮椅、机动轮椅车、护理者操控电动轮椅、爬楼电动轮椅等[4]。电动轮椅的出现,有助于替代使用者已丧失的功能完成各项日常生活活动。尤其是爬楼电动轮椅,能极大地减少使用者上下楼梯的困难,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1.2.3轮椅研发的不断创新
除此之外,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突飞猛进,智能轮椅及控制系统的研发也进入新的高峰,如:针对上下楼梯的爬楼梯轮椅的原理、结构、动力来源、功能、控制系统、信息采集系统等的研究及设计等[5];基于STM32、多传感器、手势传感器、人机交互、语音控制等信息化技术的控制系统及智能轮椅设计[6]。虽然此类智能轮椅大多数处在研发设计阶段,尚未正式投产,但是设计理念、相关技术等代表了未来轮椅智能化发展的方向。假以时日,必将有大量智能轮椅面世,极大地拓展轮椅的使用领域。
2存在的问题
随着轮椅制造及研发技术的不断提升,轮椅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作为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理应建立对应的实验室与临床及发展前沿接轨。但诸多高职院校康复实验室中关于轮椅实验室的硬件与开展的实训项目均与需求存在较大差异。现以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为例,讨论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2.1与日俱增的学生需求与实验场地设备的缺乏
学院康复实训中心于2015年初步建成,可用于训练的轮椅共计6辆,均为普通手动轮椅,放置于PT或OT实验室,未有专门实验室。建成当年承担康复治疗技术专业110余名学生的220余人/次实训任务,基本满足训练任务。随着学院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到2019年,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达350人,新增康复护理实训学生70余人,实验室承担共计800余人次的轮椅实训任务。现有条件难以满足实训任务,为缓解实训难的现状,学院从2020年开始,建设了1间轮椅实验室,包括15辆普通轮椅、2辆电动轮椅、1辆运动轮椅,并开辟1间约50㎡的房子暂作为轮椅实验室,近两年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实训困难。但是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2023年预计招生人数超过550人。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带来的实训需求与当前实验场地、实验设备的短缺的现状将严重制约实验实训的开展。
2.2轮椅的临床运用技术与学院实训脱节
在康复临床工作中,早在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有学者就曾研究轮椅篮球训练、轮椅越障碍训练及短距离轮椅竞速在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治疗中的积极效应,并提出包括绕障碍物行走、竞速、折返跑、上、下台、上下坡道等多项内容在内的实用性和规范化体系[7]。同时,他们还认为,规范化轮椅技能训练可明显提高截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增强康复治疗效果。
规范化、系统化的轮椅技能训练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近年来有高校学者陆续开始研究轮椅技能训练在康复治疗专业中的应用:张雪[8]提出,在康复实训课程体系中设置规范化轮椅技能训练模块,有助于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教育组织的灵活性,在较短时间内,培养康复治疗学专业人才岗位工作技能;他还将规范的轮椅技能引入临床,可促使国内轮椅服务流程实现规范化,并且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得出结论:模块化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轮椅技能训练的效果,填补传统教学方法的多项教学盲点,并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对轮椅使用的自信心[9]。王杨[10]认为,规范化轮椅技能训练能提高康复治疗专业学生轮椅使用熟练程度和对轮椅使用者需求的理解,因此这部分内容可适当补充进临床教学计划中。
由于学院实验室条件的限制,本校既往开展的轮椅实训内容以上下轮椅、体位转移训练为主,其余技能训练多通过看教学视频掌握;实训课时为4学时。究其原因在于轮椅数量的不足和训练场地的缺乏。当前,国内大部分院校都少有专门的训练场地[11],硬件的不足成为制约规范化训练与临床接轨的主要因素。
2.3轮椅制造及研发的前沿性和现有资源的滞后性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新型材质轮椅不断涌现,智能轮椅不断更新,这些都是在校学生需要了解的康复前沿知识。目前,本校实验室设备采购仍旧以常规手动轮椅为主,种类较少。新型轮椅如爬楼轮椅和智能轮椅等,既缺少实物又缺少相关图文信息,不利于学生了解康复学科发展前沿。
3必要性
综上所述,建设专业的轮椅实验室无论在教学以及学科的发展上尤为重要,其必要性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3.1满足学生实训的客观需要
专业实验室的缺乏是制约实训内容开展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建设轮椅实验室首先是满足现有在校生开展轮椅实训的客观需求。
3.1.1提供实训所需场地及设施
为开展多种实训任务提供足够的场地及设备支持:拟建设两间轮椅实验室,1个开放性平台,总占地300余平方米;配置手动轮椅46辆,其中用于广泛开展训练的普通折叠轮椅40辆,用于特殊技能训练的高靠背轮椅4辆,以展示为主的运动轮椅2辆。同时,配置用以讲授及体验的电动轮椅4辆;配置与训练相关的辅助器具及保护设施。
3.1.2满足日常课堂实训任务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多门课程都有轮椅的介绍及实训方面的内容,如在运动治疗技术课程中,针对脊髓损伤患者需进行操作训练的内容有二十七项。其中,正确的坐姿,手轮圈握持姿势;刹车、向前驱动轮椅、向后驱动轮椅;转弯时身体重心的移动,静止时原地转圈,轮椅与地面、轮椅与床之间的转移;开、关门等常规实训任务均可在课堂实训中进行完成。
3.1.3开展轮椅技能拓展训练
实验室在满足基本教学训练任务的基础上,可在课余时间对外开放。学生可提前预约使用,在专业老师及实验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拓展练习以提升技能水平。如轮椅快速行走与急停,上下坡道、抬前轮、用后轮保持平衡、轮椅翻倒时的自我保护,轮椅后翻时回到正常体位等;在抬前轮的基础上,进行向前行走、向前曲线行走、原地旋转、后退行走、转弯后继续行走、下台阶、下坡道、下楼梯等较高难度训练等。此外,任课教师也可根据具体教学情况,设计模块化、系统化技能训练,用于指导学生练习,强化学生的技能水平。学生通过长期的技能训练,娴熟地掌握轮椅的使用技巧后,除可在临床中指导病人外,也可将其作为特色技能在各种所需场合进行技能展示。
3.2展示轮椅发展情况
轮椅的运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轮椅实验室的建设可从多方面展示轮椅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情况。如:借助文化墙展示国内外第一部轮椅、轮椅的演变历史;借助信息化平台,将未来智能轮椅的概念图、设计理念等进行多角度呈现。依托实验室现有的设备,通过虚实结合展示现代常用轮椅。
3.3为学院师生临床康复提供设备
实验室轮椅除用作教学设施外,还可为临床康复提供设备支持。学校师生因受伤或其他原因需要使用轮椅时,在不影响实验教学的前提下,可在完善相关借用手续后,短期内借出使用,最大程度地发挥轮椅的临床作用。
4结论
轮椅的发展及使用在现代康复中举足轻重,不可或缺。轮椅实验室也是学生了解轮椅的发展情况、开展实验实训项目、提升专业技能水平的先决条件与重要支撑。因此,建设设施丰富、功能完善的轮椅实验室对强化学生实操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彭天然,张梅.基于STM32的智能轮椅控制系统设计[J].物联网技术,2020,10(8):98-99,102.
[2]JOHN C.WATSON.Uninspired:framing wheelchair basketball and able-bodied basketball in college news sources[J].Communication&Sport,2020,8(4-5):216747951989466.
[3]程轩,王孟君,王剑,等.轮椅用材料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02):234-237.
[4]李高峰,肖天骄,吴小高,等.国内外轮椅产品的发展现状及对比分析[J].社会福利(理论版),2020(2):9-13.
[5]KA I SA SA K I,Y OS U KE EG UC H I,KE NJ I SUZUKI.Stair-climbing wheelchair with lever propulsion control of rotary legs[J].Advanced robotics,2020,34(12).
[6]贾豪.基于语音控制的智能轮椅[J].现代信息科技,2019,3(08):32-33,36.
[7]金宁,赵瑞霞,张庭军,等.轮椅技能训练实用性和规范化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10):46-47.
[8]张雪,莫玉兴,张效玮.在康复实训课程体系中设置规范化轮椅技能训练模块的必要性[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7):108-111.
[9]张雪,莫玉兴,张效玮,等.规范化轮椅初级技能实训改革效果初探[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34):11-14.
[10]王杨,郭秋娜,王海云,等.规范化轮椅技能训练在康复治疗专业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9,25(7):865-868.
[11]傅青兰,周菊芝,陈芙蓉.高职高专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训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浙江医学教育,2010,9(4):5-7.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