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根据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教学目标,高职医学院校对接临床微生物室岗位需求,结合学生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使用项目化教学方法,同时有效进行课程思政的融入,以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学的协同育人;同时,对教学评价方式进行改革,推动过程性评价与终末性评价的有机结合。这更有利于培养出能够从事临床医学检验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爱岗敬业的职业责任感。
关键词:微生物学检验;教学评价;教学方法;课程思政
0引言
微生物学检验是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系统的教学和实践培养具备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其岗位主要对接的是临床检验科微生物室,要求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掌握诊断感染性疾病的策略与方法。因此,如何将这些知识、技术更好地传授给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生,并实施教学评价以助力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是教学人员应该着重探讨的问题。同时,教师如何在专业课中践行课程思政理念,加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也是新教学模式下需要解决的问题。另外,临床检验领域新技术、新设备相继出现但校内实验内容相对滞后,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对接临床岗位也是本课程教学的一大挑战。
笔者在近20年的微生物学检验教学中实施不同的课堂教学方式,以探索课程思政育人方法和教学效果。
1教学模式的创新
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普遍还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教学方法单一,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学生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难以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容易忽略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1]。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
微生物学检验课程特点鲜明,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章节分布清晰,主要包括细菌总论、常见病原微生物的鉴定、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等内容,但涉及的种类繁多,鉴别困难,且理论内容枯燥冗杂,知识点烦琐,难度不高但记忆内容多,容易混淆,例如细菌的分类、鉴定程序等内容,都需要更适合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以助力学生学习[2]。
因此,高职医学院校应根据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微生物学检验教学目标,对接临床微生物室岗位需求,结合课程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互动和评价的项目化课程设计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要发挥引导作用,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研究选取了临床检验科微生物室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将其鉴定过程整合为教学项目,包括相关理论学习、技能练习等内容,制定项目化教学实施方案。该方案以任务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设计为七个环节,分别是自学、前测、讲解、示范、练习、后测和总结应用。
1.1自学
课前,教师通过学习通平台导入相关学习资料,包括视频、故事、动画、相关新技术、新设备以及热门话题等各种内容。同时,教师明确学习目标,将项目的教学内容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提前发布,引导学生了解微生物学检验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其有的放矢地自学[3]。
1.2前测
学生自学后,教师布置任务点,学习任务须具备要求明确、适当、可达成、可测量的特点。同时,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并让学生以组为单位给出答案。而后,教师需对学生自学效果进行评估,锻炼同学的团结协作能力,并为接下来的讲解做准备。
1.3讲解
在授课环节中,教师根据前测结果进行讲解、答疑,并采取各种教学方式,如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案例分析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微生物学检验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熟悉微生物学检验的常用试剂和注意事项,使其掌握基本操作技能;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微生物学检验的应用,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探究更深层次的应用。此外,教师需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针对比较繁杂的细菌鉴定等内容,可以总结口诀帮助学生记忆[4-5]。
1.4示范
教师须针对每一个项目的主要技能点,结合案例,并依据国赛标准在实训室进行规范演示,比如“革兰染色法”“显微镜油镜的使用”“细菌分区划线”等技能。
1.5练习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组内互帮互助;教师巡视指导,随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答纠正。
1.6后测
教师布置的测验应针对岗位需求并结合资格证考试内容考核理论知识、国赛标准考核重要技能点展开,同时在此过程中考核学生的临床思维、团队合作、沟通能力等。
授课结束后,教师可以布置相关练习题和思考题,让学生加深对微生物学检验的理解和应用,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同时,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课外阅读资料和文献,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并深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6-7]。
1.7总结评价应用
每个教学单元结束后,教师可以及时进行课后小结,回顾并强化学生对本单元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探究更深层次的应用。同时,教师还可以安排一些小组讨论和交流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促进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此外,教师需对教学效果作出评价,针对临床检验的应用可以安排学生到合作医院进行见习。
2课程思政的融入
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教师在微生物学检验的教学过程中须融入课程思政育人元素,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相辅相成[8-9]。
教师须积极探索适合本课程的思政教育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专业特点,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不断发掘出蕴含其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公民意识、文化自信等方面的内容,形成课程思政育人资源库,合理设置课程思政相关的内容,以增强课程思政的实效性。此外,教师还应尝试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演讲辩论等,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引导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2.1课程思政育人资源库的应用
通过调研,本研究发现专业课教师在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时存在不会将专业优势转化成思政育人资源、重视专业教育多于思政教育等现象。鉴于此特点,本文总结了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思政育人资源库,包括理论课教学与实训课教学(表1),并应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10-11]。
2.2利用各种活动及平台进行思政教育
实践教学在课程思政融入中占据重要地位。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实习实训、志愿服务等活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教师需通过组织各种微生物学方面的活动课程、主题班会、社区志愿者活动,并利用学习通平台开设思政小课堂,向学生普及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致病性等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增强师生和广大群众的健康意识。
2.3探索思想道德考核方式,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教师需利用信息化等手段来探索家校协同育人的德育评价的有效方式,客观记录学生品行日常表现和突出表现,将其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此外,教师需在技能考核、技能竞赛、课堂管理中引入思政考核内容,以此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12-13]。
3教学评价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法常常是将期末考试作为主要的课程考核依据,而这种考核方式对高职学生来说常常发挥不到以评促学的作用。为引导学生树立良好学风并夯实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技能操作能力,教学须打破传统的评价考核模式,将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让评价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具体内容有:课前通过学习通平台布置学习任务,进行前测,获得前测数据,使课堂中的教学有的放矢;讲课前针对上一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五分钟理论测试,针对错题进行讲解并建立奖励机制;加强课堂参与和课堂纪律考查,通过学习通平台在课堂前进行签到;参照检验师资格证考试内容,结合临床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重要技能点,实施“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随堂考核—综合考核”的方式进行考查,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并锻炼了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14-15];以技能竞赛为抓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核,包括临床思维、技能水平、生物安全、心理素质等,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础;每个项目结束后进行终末考核,理论课结束后进行期末考试,结合各种考核成绩对学生给出综合性评价,同时对教师也进行评价[16]。
4结论
综上所述,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以微生物学检验课程为例进行教学方式改革,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该教学方式通过项目化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使教学过程充满活力,同时帮助学生熟悉临床微生物室工作流程,夯实理论知识并提升技能水平,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此外,该教学方式通过融入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让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爱岗敬业的职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桂芳,林梅,费嫦,等.微生物学检验课程的实验项目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比较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3):85-86.
[2]凌华志,袁志杰,黄先国.关于医学检验专业“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0(11):66-67.
[3]张新明,张玉红,杨月乔,等.“双高计划”背景下微生物学检验践行课程思政探析[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4):32-33.
[4]段晓丹,李珍珠,张扬,等.项目化教学在《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26):245-247.
[5]杨园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微生物学检验中的探讨[J].中国医药科学,2023,13(9):99-101.
[6]黄曦悦,王婷婷,李冬冬,等.基于SPOC与虚拟仿真试验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为例[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2,43(15):1908-1911.
[7]詹小妍,张甲.高职医学检验技术微生物学检验实训教学改革实践探究[J].科技风,2023(6):92-94.
[8]王纯伦,胡凤婵,沈锋.培养高职高专医学检验专业实用性人才教改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0(43):154-155.
[9]洪朗.高职微生物学检验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实践[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1):72-75.
[10]汤小军,冯永凯,张柯媛,等.以考促学改革高职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22):126-128.
[11]吉卫卫.在高职微生物检验技术实训教学中应用临床情境教学法的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2019,5(2):31-33.
[12]汤智慧,王翠华,杨青青,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在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检验课程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8(30):45.
[13]朱妍.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医学高等专科检验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检验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22,19(16):186-189.
[14]李敏艳,晏丽,王伯平,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在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生物化学检验课程中的应用[J].新丝路(下旬刊),2017(20):108-109.
[15]肖光文,蔡国雄,陈美任,等.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实验课教学改革的实践[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26(5):844-847.
[16]蒋斌,袁星,唐文恒.两种形成性评价在高职微生物学检验课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4(2):279-280.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