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研究小剂量甲泼尼龙联合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法对脓毒症患者预后效果的优化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54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7例。对照组单独开展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小剂量甲泼尼龙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炎症指标以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PCT、IL-6以及hs-CRP各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OFA、APACHEⅡ两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甲泼尼龙联合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法用于治疗脓毒症患者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机体炎症因子水平下降,优化患者预后结局,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剂量;甲泼尼龙;连续血液净化;脓毒症;预后结局
0引言
脓毒症是一种机体对感染反应失调引发的危重型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病后病情进展极快,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导致多个器官功能衰竭,从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是目前临床治疗脓毒症的主要方案,目的是清除患者机体内部的内毒素、炎性介质,使机体恢复内环境稳态,改善患者的氧合功能并提升其存活率。但由于脓毒症病机十分复杂,同时涉及感染、器官衰竭以及炎症因子释放等多个方面,单独采用一种治疗方案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疗效,导致患者预后不佳,因此,临床一般建议采用多种方案联合治疗,以优化患者的预后结局[2]。甲泼尼龙具有抗炎、抗过敏以及免疫抑制等多重功效,可以促进机制炎症的缓解,故有学者提出将其与CBP联合用于脓毒症治疗或可提升疾病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但目前与此相关的研究报告还比较少[3]。基于此,本文旨在进一步探讨小剂量甲泼尼龙联合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法对脓毒症患者预后效果的优化作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8月—2023年7月收治的54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7例。对照组:男15例,女12例;年龄为28~76岁,平均年龄为(52.48±3.47)岁;体质指数为22~28kg/m2,平均为(25.12±0.64)kg/m2。研究组:男14例,女13例;年龄为26~77岁,平均年龄为(52.55±3.51)岁;体质指数为22~27kg/m2,平均为(25.16±0.67)kg/m2。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急诊治疗指南(2018)》[4]诊断标准;②对CBP治疗耐受度良好;③本人及(或)家属已知情研究内容,且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合并血液或免疫系统疾病者;②合并重大心脑血管病变或恶性肿瘤者;③患有精神疾病或严重认知障碍者。
本研究获得了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方法
(1)对照组行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给予患者酸中毒纠正、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以及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同时,采用血液透析机(厂家:德国费森尤斯Multifiltrate CRRT型),经患者股静脉或颈静脉置入ABLE中心静脉导管,构建体外循环,将模式设定为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并采用前稀释法。随后,进入置换液输入,将输入速度设定为30mL/(kg·h),血液流速设定为150~220mL/min,每天1次,每次持续6~10h,依据患者的容量负荷能力调整超滤量,持续治疗3d。
(2)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甲泼尼龙(厂家:南光化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C20160039;规格:40mg)用药治疗,取药2mg/(kg·d),每天分2次为患者静脉滴注,持续治疗3d。
1.3指标观察
(1)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后,依据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进行疗效评价。显效: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各项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病原学显示为阴性,实验室指标检查正常;有效:各项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各项生命体征基本稳定,病原学显示阴性,各项实验室指标明显改善;无效:各项症状、体征以及相关指标均任何改善或死亡。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病例数]×100%。
(2)比较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前后,分别于空腹下采集患者静脉血3mL,以3000r/min的转速进行10min离心处理,提取上清液,以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血清降钙素原(PCT)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C-反应蛋白(CRP)水平检测。
(3)对比两组预后情况。治疗前后,采用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5]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评估,SOFA总分为48分,APACHE-Ⅱ总分为71分,两项得分越高则患者预后就越差。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n(%)]表示;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和研究的PCT水平、IL-6水平以及CRP水平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上述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度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预后情况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和研究组的SOFA、APACHE-Ⅱ评分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这两个评分都比对照组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脓毒症指的是因感染诱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病后,患者机体内部的致病菌以及毒性物质可跟随血液蔓延至全身,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损伤其多个器官功能,若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持续进展可造成多器官衰竭,导致患者死亡[6]。CBP是临床目前最常用的肾脏替代疗法之一,也是治疗脓毒症的常用方案,它的原理是代替机体肾脏功能,可将各类毒性代谢物质排出体外,让机体维持良好的代谢功能,以此控制脓毒症病情进展,降低患者死亡风险[7]。此外,脓毒症患者的发病及病情进展可能累及多个器官衰竭,同时刺激机体炎症大量释放,导致患者出现严重感染,所以单独以一种方案开展治疗疗效有限,患者症状缓解改善效果有待提高。因此,临床常建议多种方案联合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甲泼尼龙是一种典型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强效抗炎、调节糖代谢等多重作用,吸收、分解的速度更慢,在患者机体内可以发挥更长时间的药效。故有学者认为,CBP联合使用小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可以发挥协同作用,促进脓毒症病情得到缓解,提升疾病治疗效果,但由于相关研究较少,它的临床实效仍待进一步验证[8]。
本研究采用小剂量甲泼尼龙联合CBP治疗法对脓毒症患者开展治疗后发现,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各项炎症因子水平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预后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小剂量甲泼尼龙联合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法能够优化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效果。从原因上分析可能是因炎症损伤是脓毒症的重要病机,早期进行炎症反应抑制可以有效减慢或者抑制患者的病情进展,CBP便有此功能,而联合使用抗炎效果极强的甲泼尼龙,则可进一步强化炎症抑制作用,加速清除机体炎症介质、毒素等,降低PCT、IL-6以及CRP三项典型炎症因子的水平,让患者机体促炎、抗炎细胞因子快速恢复平衡,从而缓解机体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各项器官功能,最终达到控制病情进展的目的,以避免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从而优化患者的预后效果[9]。
综上所述,小剂量甲泼尼龙联合CBP疗法用于脓毒症的治疗效果理想,可有效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缓解炎症反应并控制病情进展,对患者预后效果有优化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徐峰,扆鹏,高海晋,等.乌司他丁联合短程小剂量甲泼尼龙对脓毒症合并ARDS患者临床结局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22,28(2):189-193.
[2]张小明,蒲洁华.不同剂量甲泼尼龙对严重脓毒症患儿的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指标的影响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9):2865-2867.
[3]麦伟洪.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对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免疫功能和预后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22,35(3):666-668.
[4]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休克与脓毒症专业委员会.中国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急诊治疗指南(2018)[J].感染、炎症、修复,2019,20(1):3-22.
[5]齐玲.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患者的疗效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2,44(10):1844-1846.
[6]王鑫,成慧昕,李祥,等.连续血液净化对脓毒症患者外周血NLRP3炎症小体及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J].西部医学,2022,34(12):1777-1782.
[7]吴正元,翟蕾.严重脓毒症采取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研究[J].智慧健康,2022,8(21):161-165.
[8]李俊彬.甲泼尼龙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脓毒症休克的临床效果分析[J].健康之家,2021(9):104-105.
[9]冯杭威,林兴盛,庄颖峰,等.甲泼尼龙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脓毒症休克的临床效果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13):1857-1858.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