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正文

  【摘要】

烟酸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论文

目的:观察烟酸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2023年该院收治的60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烟酸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水平、心肌损伤标志物[脑钠肽(BNP)、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心绞痛发作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27/30),高于对照组的63.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DD、IVST、LVESVI、LVEDVI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LV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NP、cTnI、CK-MB、MMP-9、sICAM-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均短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短于对照组,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均少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烟酸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心功能指标水平、心绞痛发作情况,以及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效果优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
 
  【关键词】烟酸注射液;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心肌损伤标志物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临床病症,主要表现为心绞痛发作频率进行性增加,持续时间延长等症状[1]。目前,临床针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可采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搭配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进行治疗[2]。但难以持久改善机体心血管血液循环系统功能。烟酸注射液可扩张微血管,协助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改善临床症状[3]。本文观察烟酸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和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2023年本院收治的60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相关诊断标准[4],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临床资料完整,一般情况良好;意识清晰,能够准确描述病情,且可耐受常规检查及治疗。排除标准:对本研究药物过敏;合并恶性肿瘤;合并肝、肾功能不全;合并免疫系统或其他先天性疾病;合并心脏手术史;合并严重房颤、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在研究未结束之前退出或不配合研究。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批准文号:2020A114)。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55~73岁,平均(64.77±5.19)岁;病程2~4年,平均(3.01±0.92)年。研究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57~71岁,平均(64.79±5.18)岁;病程2~4年,平均(3.04±0.9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给予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以及控糖降压、心电监护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542,75 mg)口服,75 mg/次,1次/d;口服阿司匹林片(山东绿因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4011,0.5 g)口服,1 g/次,1次/d。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烟酸注射液(河北凯威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3022354,2 mL∶20 mg)治疗,60 mg本品+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8 d。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5]。显效:治疗后,患者心绞痛每周发作频率<2次或无发作;有效:患者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显著缩短,频率减少≥50%;无效:患者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轻微好转,发作频率减少<5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水平。采用心脏彩超检查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经3000 r/min,半径8 cm,离心15 min后,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脑钠肽(BNP)、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4)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记录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和发作频率。(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27/30),高于对照组的63.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LVEDD、LVEF、IVST、LVESVI、LVEDVI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DD、IVST、LVESVI、LVEDVI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LV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BNP、cTnI、CK-MB、MMP-9、sICAM-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NP、cTnI、CK-MB、MMP-9、sICAM-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均短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短于对照组,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均少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以老年人为主要患病人群,发病率逐年上升,冠状动脉壁聚积大量胆固醇及其他沉积物组成的斑块,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心排血量减少,心肌收缩力下降,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室舒缩功能和心脏泵血能力受损,还会引起心肌细胞炎性损伤和基质改变,加速心室重构[6-7]。临床治疗以改善患者心肌组织缺血乏氧状况为基础,减轻心肌炎性损伤,抑制心室重构,从而促进患者心血管系统功能提升[8]。氯吡格雷作为典型抗血小板药物,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冠状动脉血栓[9]。阿司匹林作为乙酰水杨酸类药物,可扩张冠状动脉,减小外周血管阻力,改善心肌缺血。二者联合使用可降低心肌耗氧,改善心肌代谢[10]。烟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不仅能够抑制脂肪组织释放脂肪酸,阻断胆固醇的合成、吸收和积累过程,还可扩张体循环小动脉血管,在调节血脂的同时缓解心肌病变部位缺血、缺氧和炎性损伤[11-12]。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和LVE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LVESVI、LVEDVI、IVST、LVEDD水平低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少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避免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同时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烟酸注射液可减轻由高血脂诱发的冠状动脉粥样斑块造成的心肌组织炎性损伤,有助于保护冠状动脉血管,减小外周血循环阻力,协助稳定心室结构,改善心绞痛等诸多病症表现。三者联合应用可起到协同增效作用,从而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
 
  cTnI对心功能储备有着显著影响,CK-MB可参与心血管系统代谢,BNP为心力衰竭因子;MMP-9属炎性因子;sICAM-1可加速斑块破裂过程,进而形成血栓[13]。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治疗后,研究组BNP、cTnI、CK-MB、MMP-9、sICAM-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烟酸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不仅能够调节脂质代谢,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外周血循环,增加心肌组织血氧供给,稳定心室结构,还有助于恢复冠状动脉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的平衡状态,从而减轻心肌组织损伤。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联合烟酸注射液治疗未增加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烟酸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心功能指标水平、心绞痛发作情况,以及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效果优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
 
  参考文献
 
  [1]郑英爱.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2):280.
 
  [2]胡雪梅,张宁,王江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效果及安全性[J].中国实用医刊,2022,49(16):90-93.
 
  [3]冯慧敏,隋利军.阿托伐他汀联合烟酸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临床疗效评价[J].实用老年医学,2022,36(3):288-291.
 
  [4]毛节明.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指南解读[J].临床荟萃,2004,19(3):128-130.
 
  [5]于长生,宫丽鸿.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24(12):167-170.
 
  [6]张晓利.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22):115-118.
 
  [7]谢志艺.阿司匹林、替格瑞洛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及对不良反应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25):149-151.
 
  [8]郑文,宋子敬.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评价及安全性分析[J].世界复合医学,2020,6(10):156-158.
 
  [9]曹茗.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26):33-36.
 
  [10]袁丹.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9):143-144.
 
  [11]张娜娜,余信,周国琼,等.烟酸注射液联合硝酸甘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3,38(10):2485-2489.
 
  [12]郑重,梁燕.冠心病合并重度高脂血症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烟酸治疗的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32):165-168.
 
  [13]李晓莉,金光.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与替罗非班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