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乡村振兴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产业兴旺”是目标之首。随着农村人口大量流失,依托合作社模式推动优势产业特色化发展成为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的必然选择。文章以桦南县软枣猕猴桃行业发展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实践价值,结合桦南县软枣猕猴桃行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策略,为乡村经济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乡村经济;行业发展;软枣猕猴桃
1优势产业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实践价值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并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提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2023年1月14日,新华社头版刊载《以特色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有关负责人谈如何做好“土特产”文章》指出“‘小产业’成为大支柱”。桦南县软枣猕猴桃种植在当地已经形成完善的链条,能够做到“种销一体化”,对于当地物流、销售、种植、加工、仓储等领域有着极为重要的链接作用。目前,桦南县软枣猕猴桃已经初步形成品牌效应,与克东腐乳、亚沟黏豆包、齐齐哈尔烤肉等具有同等的品牌效应,对于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有着极强的实践价值,是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的新驱动引擎。
2桦南县软枣猕猴桃行业发展现状
2.1桦南县软枣猕猴桃行业发展优势
一是政策支持。桦南县落实党中央和佳木斯市“大力发展乡村特色农业”要求,围绕《佳木斯市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责任分工方案》等文件精神,在政策上支持软枣猕猴桃行业,依托软枣猕猴桃及其周边产业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二是交通便利。桦南县有着极为便利的交通条件,其土特产品能够快速向外运输,产业流转相对较快,可以搭建五大产业模式,如“龙头企业+农户+基地”模式、“合作社+能人+农户”模式、“合作社+党支部+农户”模式等;同时,自然基础牢固,四季分明、夏短冬长,烤烟、白瓜、紫苏等农产品种植量大,质量优势明显[1]。三是依托“3+2”政策释放红利。桦南县通过“3+2”保障工程全面助力农村经济发展,“3”是指聚焦教育促进、聚焦医疗保障、聚焦乡风村貌;“2”是指聚焦经济发展、聚焦兜底服务,真正让农民成为最大的受益群体[2]。四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桦南县为软枣猕猴桃种植户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根据种植面积差异,每亩给予700~1 000元补助;为种植超过2 hm2的农户提供10万元的无息贷款,为全面发展软枣猕猴桃行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2.2软枣猕猴桃行业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成效
桦南县软枣猕猴桃种植技术已经成熟,且形成完善的供应链,对乡村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支撑作用。
2.2.1区域经济稳步发展
截至2023年9月,桦南县共有软枣猕猴桃企业或合作社87个,主产面积超过266.67 hm2,年产量在650万~725万kg,约为桦南县带来6 500万元的收益。由于软枣猕猴桃树结果期在5年左右,所以果树分布呈梯次结构,以便为桦南县乡村经济发展提供持续性的支持,对区域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助推作用。
2.2.2农民收益稳步增长
因桦南县所有乡镇均参与软枣猕猴桃种植,全县70余个合作社均为“村委会牵头、农民以地入股、年末分红”模式运行。参股农户年平均收益在30 000~50 000元,呈现出稳步增长趋势,有效改善农民的基础条件,提振乡村振兴的信心。同时,允许农民以地入股、以工入股,提升软枣猕猴桃种植收益率,真正让农民成为获益者。
2.2.3关联产业链同步发展
目前,桦南县成立6家软枣猕猴桃加工企业,以加工软枣猕猴桃果酱、饮品、干果、酵素果脯等为主,附加值提升300%以上;同时,促进乡村交通运输业、物流业、零售业、批发业、餐饮业全面发展,关联产品链每年收益在1.57亿元左右,成为桦南县重要的支柱型产业;从资源汇聚视角来看,软枣猕猴桃行业已经将12个产业、36个关键环节连接在一起,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
2.2.4就业环境逐渐向好
桦南县能够称之为优势产业的农产品相对较少,软枣猕猴桃无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每年可向社会提供超过1 000个就业岗位,吸引农民回流,大学生回乡创业比例也在逐年提升,乡村经济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最重要的是桦南县农民发展经济的信心更加坚定。为优化县域软枣猕猴桃产业,县委县政府加大技能培训力度,促进就业市场快速发展。
综上,桦南县发展软枣猕猴桃行业能够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为桦南县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新业态提供支持,依托优势产业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有序实施。
3桦南县软枣猕猴桃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特色产业相关政策不够完善
桦南县软枣猕猴桃行业政策覆盖不足,对该产业发展支持力度不够。首先,解释细化不足。桦南县虽然印发关于农业发展支持文件,但没有细化分解,无法给予软枣猕猴桃行业发展实实在在的支持。其次,向下延伸不畅。桦南县优势产业政策细化分解不足,没有与县域内配套服务产生太多实质性关联,更没有覆盖到软枣猕猴桃行业,说明软枣猕猴桃行业相关支持政策不够完善。
3.2职业农民数量供给不足
桦南县软枣猕猴桃行业发展政策、机制、行动都有一定的关联性,但职业农民数量供给不足,成为软枣猕猴桃行业发展瓶颈。首先,招聘吸纳力量不足。由于桦南县软枣猕猴桃行业初步形成规模,经营模式未受到重视,导致其很难吸引专业人才参与运营。其次,不重视内部培训。桦南县自软枣猕猴桃行业诞生以来,尚未组织过任何形式的经营、种植、销售相关的培训。最后,人才流失严重。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仅2015—2022年,桦南县农村流失青壮劳动力约占总人口的31.4%,其中以高知、高技者居多。
3.3产业链融合延伸不足
桦南县软枣猕猴桃行业尚处于分散经营状态,产业链上下联通和延伸不能满足未来发展需求。首先,上下游产业联通不足。自软枣猕猴桃人工种植成功后,上游创新研发则处于停滞状态,而下游批发完全依赖市场,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迟滞。其次,资源要素分配不均衡。桦南县职能部门缺乏对软枣猕猴桃行业发展的指导,政策和资源上没有给予重视,种植农场和农户处于自发状态,虽有产量但未形成规模[3]。最后,主体带动能力不强。软枣猕猴桃行业已经成为桦南县优势产业,但对区域经济带动能力较弱,“小作坊式”经营模式限制其向外扩张的可能性。
3.4区域竞争较为激烈
软枣猕猴桃行业不仅在佳木斯各县存在,黑龙江省其他各县市也存在,如尚志市、依兰市、阿城区等,但所有区域的软枣猕猴桃行业未向产业集群方向发展,反而因竞争造成资源无端消耗。首先,价格竞争激烈。随着软枣猕猴桃行业规模持续扩大,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保质期短的问题,除部分果实未熟摘取外,大部分都在成熟期集中降价销售,导致农户利益受损。其次,行业扩张动力不足。由于冷链系统不足和保质期短等原因,软枣猕猴桃产品对外输送比例不足,行业缺乏应有的拓展内动力[4]。
4桦南县软枣猕猴桃行业发展策略
4.1完善发展政策规划,促进优势行业发展
桦南县以乡镇(街道)为单位编制完善“十四五”乡村优势产业发展规划或方案,并且出台了《佳木斯市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以期能够“串点成线、立体成面、网格经营”。首先,编制规划。桦南县根据软枣猕猴桃行业发展编制规划,创建“城、产、人、文”一体化发展模式,以村镇为单位构建产业集群,增强软枣猕猴桃产品议价能力,带动区域经济更快、更好发展。其次,分解细化。桦南应当细化分解优势产业扶持政策,通过政策给予软枣猕猴桃行业实实在在的支持,还要让果农对政策执行有深刻的理解,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内动力。最后,加强政策指引。桦南县应当对优势产业有清醒的认识,虽然周边市县都在种植,但南方市场却没有足够的供给,只要加大对外输出的力度,就会形成具备竞争力的领域[5]。所以,桦南县软枣猕猴桃行业应当加大产业化、集群化、全面化发展力度,迅速占领全国市场,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4.2拓宽人才获取渠道,体现职业农民优势
人才是提振乡村经济士气的根本,软枣猕猴桃行业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首先,对外吸纳。桦南县应当采取网络招聘、广告招聘、校园招聘等方式,吸引高素质的农业技术型人才,构建软枣猕猴桃行业种、销、研、管人才体系,在集群化发展的背景下培养自己的职业化农民体系,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其次,对内培养。软枣猕猴桃行业种植多年,拥有大量成熟的从业者,由于培训力度不足,大多停留在经验种植层面。当地可以选择邀请专家、内部交流、网络教学、远程支持等模式,提升桦南县软枣猕猴桃行业从业者的综合素质。最后,鼓励创业。桦南县乡村经济发展离不开农民支持,为有效控制人才流失,可以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鼓励农民创业,让乡村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让新农合成为产业化、集群化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时,积极招商引资。目前,区域内软枣猕猴桃行业需要外来企业参与,从而产生“黑鱼效应”,激活其内在竞争力,提升乡村经济发展速度。
4.3加快行业发展进程,促进全产业链融合
桦南县应当围绕软枣猕猴桃行业发展,达成“以业聚产,以产促业”目标,按照“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电商”模式快速发展[6]。首先,构建产业链。目前,桦南县软枣猕猴桃产品相对单一,需要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在产品保质期、种类、颜色、外观等方面下功夫,确保产品线差异化发展;同时,积极延伸下游批发和销售链长度,将营销触角延伸到全国各地。其次,确保资源均衡供给。桦南县应当根据软枣猕猴桃行业发展方向给予政策、资源、服务、管理等方面的支持,确保软枣猕猴桃行业能够得到足够的关注和政策响应,从而与其他行业具备同等竞争基础,避免因重视不够导致乡村经济发展滞后。最后,提升内生动力。桦南县域软枣猕猴桃行业同质化现象突出,但软枣猕猴桃行业发展为桦南县提供突破口,可以选择全产业链融合模式,促进“创新+种植+销售”一体化发展,利用网络营销渠道和县域特色产业联盟提升市场竞争力,促进乡村经济快速发展。
4.4加强区域经济联动,依托合作实现升级
桦南县应当与周边市县建立特色产业联盟,建立软枣猕猴桃行业保护机制。首先,联盟化发展。佳木斯市政府应当牵头成立软枣猕猴桃行业协会,将各个产区联系在一起,按照同种同售模式运营,将非产区作为主要的销售区域,最大限度保障农村和农民的根本利益。政府职能部门每年至少组织2~4次联盟会议,探讨软枣猕猴桃行业发展目标、方向、不足及对策,保证行业联盟的有序运行。其次,优化销售模式。软枣猕猴桃行业应当根据市场需求选择产品融合式销售模式,即不局限于软枣猕猴桃本身,而是搭配其他产品共同销售,向其他领域扩张,以此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最后,注重产业升级。桦南县应当在软枣猕猴桃创品牌上下功夫,如果产品本身无法形成品牌效应,可以开发其他产品线,如软枣猕猴桃饮品、果酱、维C胶囊等,通过适度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尽量将软枣猕猴桃行业由产品供给转化为特色加工,以培养自己的品牌,带动乡村经济同步发展。
5结束语
本文以软枣猕猴桃行业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优势产品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实践价值,分析桦南县软枣猕猴桃行业发展现状及成效,查找其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当前软枣猕猴桃行业相关支持政策不够完善,职业农民数量无法满足需求,产业链融合延伸不足,区域竞争较为激烈。针对现存问题制定相应的策略,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规划,促进该领域发展;拓宽人才生成渠道,体现职业农民优势;优化发展进程,促进全产业链融合;加强区域经济联动,依托合作实现升级,为桦南县乡村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支持。
主要参考文献
[1]周林,刘会芳.特色产业势头强经济发展活力增[N].邢台日报,2023-11-04(1).
[2]嵇畑心,杨雪雁.乡村振兴战略下特色产业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3(6):10-17.
[3]赵若舒.数字赋能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J].当代农村财经,2023(10):44-48.
[4]李淑益,杨阳,牛红梅,等.兰考蜜瓜特色产业发展浅析[J].河南农业,2023(28):39.
[5]胡洪攀.交互赋能:县域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行动逻辑[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3(4):93-100.
[6]许伟.乡村特色产业对农民收入的影响[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38-52.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