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学 » 正文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已成为财政管理的重要趋势,旨在通过整合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等环节,实现财政管理全过程协同运作,有利于实现单位资源的科学配置,更可以加大对财政资金的监管力度。在这一背景下,文章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的作用及其对财务管理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供实用指导,以期推动我国财政管理模式不断创新,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规范发展。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财务管理

  0引言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社会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其财务管理影响到社会经济的稳健发展和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需要关注财务管理模式的升级与创新发展。由于传统分散式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财政管理环境,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等环节存在“信息孤岛”问题,难以满足现代财政管理的需求,所以需要关注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指导作用,在整合财务管理相关环节的基础上,构建协同性较高的管理体系,从而提升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

  1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的作用分析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规模逐渐扩大,传统财政管理体系难以适应当前的发展要求,出现信息不对等与管理碎片化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这一管理理念应运而生。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的首要目标是整合财政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有效整合预算编制环节,可以实现各项信息的共享交流,为财务管理决策提供有效支持,有利于实现管理效能的稳定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开展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探索,能推动预算和监督管理等环节高效协同。具体而言,各部门能提供更加精准的财务信息,也能有效监控财务执行阶段,在纠正偏差的基础上构建紧密衔接的财务管理体系。同时,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使得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领导层在信息整合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单位各项资源的分配情况,依据情况优化财政预算的编制,从而保证各项支出符合实际需求和政策导向。这样有利于实现对各项支出的精细化监督,避免单位资源出现浪费或者滥用问题,进而保证公共资源的整体使用效益[1]。此外,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通过整合各个环节的信息,能为财政预算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在评估各项支出优先级的基础上制定更加科学的管理决策,有利于管理层制定更加明智的预算决策。
 

 
  2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2.1优化收入管理


  传统财政管理模式导致收入管理受限于“信息孤岛”、部门分割等问题,不能全面了解和科学管理各项收入来源。而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能优化收入管理,促使各个环节之间实现无缝衔接。第一,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通过整合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等环节,能够有效实现各个阶段的信息实时共享,促使各部门更迅速地汇报和更新财务情况。这样管理层可以及时了解单位实际收入情况,而非依赖传统周期性的报表,以此提高财政管理的针对性[2]。第二,通过全面了解财政状况、政策变化等信息,管理层可以科学预测与规划单位收入,根据情况灵活调整预算编制,以此保障在财政年度内更为合理地分配资源。一体化财政预算管理将财政状况、政策变化等信息整合到一个系统中,管理层能更全面、即时地获取有关单位财务状况的信息,根据信息科学预测与调整预算,从而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第三,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能够加强对各个收入来源的监控,通过实时监测各项收入的变化情况,管理层能迅速发现财政管理的异常情况,在防范与应对潜在风险的基础上制定措施,以此保障各项收入的合法性与稳定性。第四,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更加敏锐地感知财政政策的具体变化,有利于管理层根据具体反馈合理调整收入策略,在适应外部环境的基础上降低不确定收入带来的影响。

  2.2优化支出管理

  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可以优化支出管理,为财务管理提供更为科学和高效的管理手段。首先,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促使支出预算的编制更加科学和系统。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在财务信息整合的基础上解决之前的“信息孤岛”问题,能够全面了解各个部门的需求和计划,在科学判断资源需求的基础上制定更为科学的支出决策。同时,管理层能随时获知各项支出的执行情况,第一时间发现可能的超支和偏差情况,以此为及时调整支出预算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其次,通过开展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管理层能清晰了解各项支出的成本与效益,进而科学地评估每一笔支出带来的实际效果,有利于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益。再次,通过实时监测和深入评估,管理层能更好地了解各项支出的紧急性和优先级,在此基础上合理分配各项财政资源,实现精细支出管理的目标。最后,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有利于管理层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灵活调整各项支出,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需求的变化灵活调配财政资源,保证各项支出更好地满足实际需要。

  2.3规范预算执行

  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对规范预算执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整合管理环节和强化监督,提高预算执行的透明度和实际效能。第一,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促使行政事业单位建立更加明确的责任体系,明确每个执行阶段的责任主体,促使各级管理者能明确自身的任务,进而规范预算执行的过程。第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支出信息能实现及时共享,监管机构与公众都能清晰了解各项资源的使用情况,在提高资源使用透明度的基础上防止资源浪费问题发生。第三,在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背景下,监管机构可以更全面、准确地监控各项支出的执行情况,有利于提高对财务活动的监管效果。同时,管理层也能及时发现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预算执行方案,保证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预算执行的合理性。第四,通过全面了解预算执行的情况,管理层能更科学地评估各个环节的绩效,以此为基础调整和优化绩效考核体系,进而提高绩效评估的科学性。第五,通过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监管机构可以全面发现行政事业单位的违规行为,在加大对违规者的追责力度的基础上规范预算执行。

  2.4强化外部监督

  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实施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供了更为强化的外部监督机制,能够确保财务管理的公正性、合规性和效能性,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具体表现见表1。
 

  3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进策略

  3.1开展项目导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优化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管理


  在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迫切需要创新与改进,应该通过开展项目导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优化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管理。做法如下:第一步,通过项目导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应深入开展项目规划与预算编制工作[3]。通过全面考虑项目整个生命周期,行政事业单位能明确项目目标、阶段性成果和风险点,有助于科学、合理地进行预算编制。这一步骤的关键是将财务预算和单位项目规划有效结合,在整合各项资源的基础上进行财务管理,从而给财务管理带来更多的活力与发展机遇。第二步,资金拨付与执行监控。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建立科学的监控机制,用来追踪项目进度、掌握支出情况,根据情况及时调整预算分配,这有助于减小预算执行的偏差,保证资源利用的效率。第三步,建立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管理层需要指导财务管理人员建立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对策,以此降低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第四步,对项目绩效进行全面评估。财务管理人员需要依据单位情况制定科学的绩效评估指标,通过定期进行绩效评估,为未来决策提供参考。第五步,进行项目结项与财务总结。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对项目的全部成本、效益进行全面核算,总结项目执行的经验教训,进而优化预算编制和执行的流程。第六步,数据分析与决策优化。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对项目生命周期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数据分析,管理层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资源利用状况、项目效益等关键信息,科学预测与规划单位收入,推动财政管理不断优化。

  3.2依照政策变化优化会计核算,重视精细支出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在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背景下改变传统工作思维,依照政策变化优化会计核算,在精细支出管理的基础上规范预算执行。做法如下:首先,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及时关注政策变化,确保会计政策的更新和调整与最新政策一致,避免因政策落后而导致会计处理错误。同时,财务管理人员应该根据最新的法规要求调整并遵循会计准则,提高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信度[4]。其次,在政策变化下,财务管理人员需要与内外部的利益相关方进行充分沟通,包括与政府监管机构、审计机构以及内部各个部门的沟通。通过及时了解各方期望和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能针对性调整会计核算策略,更好地适应外部政策环境变化。再次,政策变化伴随着潜在的会计风险,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机制,在预判潜在风险的基础上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财务管理策略,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合规性。例如,政府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压缩经费支出,财务管理团队应该监测各个支出科目,当出现超过预算情况时,则应该进行详细审查与管理。最后,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建立先进的财务信息系统,实现对财务信息的实时监控,提高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此外,政策变化需要财务管理团队保持对最新法规的敏感性,单位应该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持续性培训与专业知识更新指导,提高相关人员应对新政策挑战的能力。

  3.3关注数据、制度、软件的整合工作

  在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背景下,数据、制度和软件的整合成为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的重要方向,有利于更好地适应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新环境。首先,建立跨部门、跨系统的数据共享平台,确保各个部门采用相同的数据标准,实现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这样能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有利于各部门更迅速、准确地获取所需的数据,以此提高决策管理效率。其次,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将风险管理纳入财务管理的全过程,通过整合实现流程的简化。同时,需要将绩效评估纳入财务管理的制度体系,以更好地评估资源使用效果,推动财务管理朝着更为科学的方向发展。再次,将预算管理一体化软件与其他管理系统进行整合,实现预算编制、执行和监控的无缝连接,提高预算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最后,建立跨部门的协作机制,促进数据、制度、软件更加顺畅地整合,以此实现全员参与的一体化管理[5]。

  4结束语

  在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必须不断创新,在适应新的挑战的基础上提高发展能力。实施这一管理模式不仅能提高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和效能,还能为单位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未来发展中,行政事业单位应该灵活运用一体化管理的理念,通过不断优化管理机制的方式,推动财务管理工作与时俱进,为实现更高水平的财政管理目标而努力。

  主要参考文献

  [1]万颖丽.论预算管理一体化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应对[J].财会学习,2023(33):70-72.

  [2]张志江.预算管理一体化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与应对[J].财会学习,2023(28):55-57.

  [3]吕伟豪,董文杰.预算管理一体化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应对[J].财务与会计,2023(13):68-69.

  [4]周鑫.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对财务管理的影响与实施路径[J].中国农业会计,2023(10):69-71.

  [5]关宏波.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对财务管理的影响研究[J].财讯,2023(9):19-22.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