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华阴老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发源于陕西省华阴市双泉村,在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都极其重要。交互设计具有极强的互动性和传播性,将华阴老腔与不同流行元素进行融合,创作符合当代年轻人审美的交互设计,能够在满足用户多感官体验的基础上使用户产生再分享的欲望,从而由受者向传者转化,突破华阴老腔吸引力小和传播手段单一的困境。可见,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增强华阴老腔的表现力和传播力,为华阴老腔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一、华阴老腔的传播困境

  (一)传播手段单一


  目前,华阴老腔以线下展演式传播为主,传播范围小、效率低,且非遗传承人对现代传播技术不甚了解,因而缺乏对新媒体的运用。此外,虽然市政官网可以查询到华阴老腔的简介,包括华阴老腔的由来、发源地、传承人等相关信息,但其内容简单且描述形式枯燥,难以展现华阴老腔的核心魅力,无法适应现代年轻人偏好快捷、追求潮流的心理特点,无法激起大众深层次了解的兴趣。同时,相关部门缺乏对华阴老腔的技术支持,华阴老腔并无官方账号,并未形成新媒体传播矩阵和现代化的传播体系,只能依靠少量线下观众自发上传相关视频至网络平台进行传播。

  (二)传播内容缺乏吸引力

  华阴老腔内容缺乏创新,表演曲目以传统剧目为主,导致其对受众的吸引度降低,目前,华阴老腔暂时没有和数字技术、潮流艺术等流行元素结合,呈现方式主要以传统舞台演出为主,传播方式停留在短视频录制与纪录片播放上,内容与形式陈旧,难以与当代年轻人产生共鸣。

  (三)融合创新不足

  第一,在形式上缺乏创新。虽然华阴老腔与摇滚音乐的结合广为人知,但仅停留在浅层次的合作上,所推出的华阴老腔文创产品也缺乏对华阴老腔文化内涵的理解。第二,在内容上缺乏创新。如上文所述,华阴老腔目前还停留在演出传统剧目的阶段,鲜少有顺应当下潮流、反映时代特色的新剧目产出,没有做到推陈出新、紧跟潮流。第三,在传播途径上缺乏创新。传统的线下演出方式受到地域限制,只能吸引小众群体的关注,无法大范围传播。要想增强华阴老腔发展的大众性,扩大华阴老腔传播范围,最紧迫的任务是将新媒体与华阴老腔相结合,使华阴老腔顺应时代,“活”在当下。

  二、交互设计对华阴老腔传播的价值

  (一)传播范围


  交互设计的跨平台传播可以扩大华阴老腔的传播范围,扩展华阴老腔的接触面,从而宣传和普及相关文化,增加受众群体。交互设计零成本分享的优势为其扩大传播范围提供了有力支撑,拓展了传承华阴老腔的媒介渠道。它极大地体现了新媒体传播突破时空限制的优势,将横向传播与纵向继承相结合,既突出了华阴老腔的艺术特色,又提升了观众的参与感和普及率,因此可作为宣传华阴老腔的强大助推器。

  (二)传播维度

  根据议程设置理论,技术型H5带来的热门话题影响着公众关注的焦点和舆论导向,它也将进一步促进华阴老腔传播范围的扩大。H5交互设计作为一种新的媒介融合形式,通过添加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元素,可以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示华阴老腔。通过对华阴老腔进行多感官输出,包括视觉、听觉和触觉等,研究人员可以对其进行优化改进,以解决华阴老腔在表现中重听觉轻视觉的问题,进而激发用户的多重情感,聚焦其注意力,提升其代入感,丰富其体验感,为用户深度感知和理解华阴老腔提供机会。交互设计互动的构建,如声音音效、二三维动画等,通过提高互动的趣味性,建立情绪意识的感官通道,能做到融情于景,加深传播深度。随着交互技术的不断发展,交互设计的感官通道愈加多样,华阴老腔的传播维度也更加丰富。

  (三)传播方式

  H5交互设计以网页为载体,主要通过链接和二维码进行传播。交互设计可以充分抓住移动端的优势,以极强的兼容性实现方便快捷的跨平台传播。交互设计以其极强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使用户产生再分享的欲望,从而由受者向传者转化,增加了信息传播方式。传播学家克劳斯认为,“受众中不但接触了媒介内容而且也在态度或行动上实际接受媒介影响的人属于有效受众”。用户在H5交互设计中沉浸式体验与再分享的行为使华阴老腔达到了实质性传播效果。

  (四)传播内容

  不同于传统信息传播的单向性,H5交互设计赋予用户故事化、场景化的情感交互,可以实现用户使用与满足下的信息、情感和社交需求。H5作为一种轻量级的传播产品,在内容上主要以聚合的方式进行展示。面对不同受众,H5交互设计可针对目标用户的不同诉求,通过符号动态化、形象立体化的创作手法,进行个性化作品的设计,不着痕迹地将华阴老腔融入用户的内心,引发用户的共鸣,提升用户的视听体验,达到出其不意的传播效果,让华阴老腔焕发新的传播风采。

  三、华阴老腔H5交互设计实践

  本研究深入剖析了华阴老腔所面临的传播难题,洞悉了交互设计在多感官参与、分享互动及丰富用户体验等方面的优势。本项目组将华阴老腔与交互设计理念相结合,从剧目梳理、传承历程、创新融合等多角度出发,策划并推出了多个华阴老腔H5交互作品。通过交互式体验,为华阴老腔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场景构建:营造沉浸式体验

  我们以华阴老腔的发源地作为H5的游戏场景,将视听学唱作为主要情节,从情景叙事角度引导用户沉浸式参与,通过模拟真实场景将情景具象化,刺激用户调动多重感官参与互动。

  以《我在华阴学老腔》H5作品为例,该作品结合了华阴老腔的发源地双泉村与游戏场景的建构,并对其进行了视觉重现。用户在与场景故事的互动中不仅能增加对华阴老腔来源的认知,还能了解华阴老腔的发展史,感受老腔艺人的传承精神。

  作品开篇赋予用户华阴老腔学徒的身份,需“点击”书卷学习师父留下的理论功课,“擦除”灰尘并弹响乐器来认识和学习乐器。在唱腔的教学中“点击”生旦净丑可试听阿宫腔的唱腔特性,感受阿宫腔的娴雅婉转。在学习完毕华阴老腔的基础知识后,本作品以对话的情景模式由师父教习用户唱响老腔并详细传授唱功要领(如图1)。
 

 
  (二)英雄故事:增强老腔感染力

  我们将华阴老腔的经典英雄剧目《三英战吕布》作为H5作品的故事背景,利用H5的强交互性对英勇战敌场面进行了模拟,以增强华阴老腔的感染力,延续对华阴老腔的心理认同感。

  以《三英战吕布》H5作品为例,该作品模拟了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协作打败吕布的场景,旨在让用户参与互动并感受华阴老腔的民族情怀。进入《三英战吕布》模拟游戏环节(如图2)后,用户首先将通过闪烁的方式帮助张飞获取角色技能,画面转至张飞对战吕布,用户点击技能按钮操纵对战,随后动画展示华阴老腔“今与吕布去交战,贼命难逃张翼德,催马来到两军阵,叫骂吕布来相杀”等唱词,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关羽”“刘备”加入对战,用户通过“点击”控件操纵人物打斗,搭配华阴老腔高亢的唱腔,游戏营造出慷慨激昂的氛围,最终三兄弟携手击退吕布。
 

 
  (三)游戏互动:激发用户兴趣

  通过设置游戏机制能更好地调动用户的积极性,我们将华阴老腔的技艺传承设计为逻辑性游戏,使用户在趣味互动中实现对华阴老腔知识的科普。

  以《我在华阴学老腔》H5作品为例,本作品以制作式游戏邀请用户参与皮影的制作流程,首先使用“擦除”效果去除羊皮的毛血,再“涂抹”药水使羊皮呈现透明状,再使用“按钮”给羊皮钉钉子,然后用小刀“雕绘”皮影形状,最后用画笔“涂上”油彩即可得到栩栩如生的皮影人(如图3)。
 

 
  作品摒弃了枯燥的知识灌输,也避免了“重娱乐轻文化”的潜在弊端,在丰富华阴老腔文化的同时,使用户的多维感官得到了更丰富的体验,从而助推华阴老腔更加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四)元素融合:创新表现形式

  我们将华阴老腔的音乐元素应用到H5作品中,在以华阴老腔为核心的基础上,作品融入摇滚、油画、朋克、rap等新元素,利用流行符号将华阴老腔进行重新演绎和再创造,使其符合现代审美,助推华阴老腔成为深受当下年轻人喜爱的“国潮文化”。

  以《老腔新唱》H5作品为例,该作品以收集乐器为主线,让用户在交响乐大礼堂、朋克街头、演唱会现场等不同场景中寻找与华阴老腔表演相关的乐器。在游戏中,礼堂放置着“大锣”“铃铛”等乐器,用户通过闪烁动画“点击”后,画面将弹跳出关于乐器的介绍,表示收集成功,随后用户可滑动页面进入朋克街头,获取朋克风的老腔乐器。用户集齐所有物品即可解锁华阴老腔与摇滚乐队合作的《九九八十一》演唱视频。用户可在不同元素中感受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学习华阴老腔相关的乐器知识,从而进一步了解华阴老腔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如图4)。
 

 
  在互联网时代,数字技术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数字媒体赋能非遗,在突破了时空限制的同时,以创新的方式展示了非遗的内涵与魅力,拓宽了非遗传播的渠道。H5交互设计为华阴老腔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途径和新方式,赋予了华阴老腔新的生命力,让华阴老腔以更年轻化和多元化的方式呈现给公众。本研究的设计案例是通过交互设计促进非遗发展的一次成功实践,未来仍需不断探寻非遗与新媒体跨界融合的道路,以促进华阴老腔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