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绘本剧表演游戏不仅对幼儿道德感的培养很关键,还能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和社会性的完善,因此绘本剧表演游戏是教师对幼儿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手段。随着游戏在幼儿教育中重要性的提升,近年来对游戏的研究呈上升趋势,但是对绘本剧表演游戏的研究很少,内容的针对性和实践性都不足,本文对我园幼儿园绘本剧表演游戏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绘本剧;表演游戏;幼儿园;现状调查
绘本类表演游戏(painting dramatic play)是按照绘本中的图片和文字对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教师在组织和开展时应注意幼儿发展的阶段,要尊重幼儿发展的规律。幼儿在发展过程中,以一般性表现为主,生动性表现并没有随游戏发展和持续有明显增加。在表演游戏中,幼儿的同伴交往非常重要。
一、绘本类表演游戏开展的时间和频率
(一)不同年龄班开展的频率和时间不同
我们了解到绘本类表演游戏在开展中,往往大班幼儿玩得次数多,积极性比较高,开展的频率相对较高,因为大班幼儿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合作能力,教师在开展中比较容易,而小班幼儿认知水平低,对游戏的认识还是处于初级阶段,教师可能讲解很多次幼儿依旧无法理解,因此以一些简单的游戏替代了表演游戏,从而不利于幼儿阅读的萌芽,也不利于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发展(如表1)。
(二)各类游戏开展比例不平衡
创造性游戏分为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根据笔者的分析,幼儿园在开展创造性游戏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其中频率最高的是角色游戏占68%,结构游戏占20%,表演游戏占12%,而表演游戏中绘本类表演游戏所占的比例更小。在活动时,常常命令幼儿玩角色游戏,而完全忽视了绘本表演游戏对幼儿潜在的发展意义。没有意识到绘本表演游戏对幼儿的阅读能力,思维的发展,社会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因此在安排游戏时,教师应该多鼓励和支持幼儿多渠道地参加绘本表演游戏。
二、绘本类表演游戏的主题和开展形式
(一)绘本类表演游戏主题
笔者观察本幼儿园绘本类表演游戏的主题开展情况,在观察中发现绘本类主题都很适合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水平和需求,幼儿在表演中既能愉悦也能较快地学到本领。但是主题开展得不够丰富,道德、情感教育类绘本比较多,对幼儿文学类绘本较少,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书不多,幼儿园应该注重幼儿各方面的培养和教育,注重领域之间的渗透。
(二)绘本类表演游戏的开展形式
在幼儿园中绘本类表演游戏开展的形式有很多并且开展得很有效果,比如学校组织的,教师指导组织的以及幼儿之间自发组织的绘本表演游戏,幼儿园各班级认真组织,形式多样,幼儿积极参与,但是笔者发现,幼儿园在开展绘本类表演游戏时形式过于表面化、形式化,没有深入指导和开展。特别是学校组织的和教师组织指导的。
笔者:您每次开展绘本类表演游戏的形式是什么?
教师:我们教师开展绘本类游戏一般一开始是集体授课,让幼儿熟悉人物和人物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让幼儿熟悉人物说的话,最后选择幼儿让幼儿进行表演。
笔者:在集体授课中幼儿的表现呢?
教师:一般在授课中不允许幼儿讲话的,也不许做人物的动作和语气,因为这样会影响上课的进程,会使课堂混乱而无法完成课程计划。
从谈话中发现幼儿教师注重多样化开展绘本类表演游戏,尊重孩子的自由选择,但是在开展中形式有点单一,比如只有语言类课上会涉及表演游戏,其他领域较少,再者开展都是先讲故事,学动作表情最后表演,过程太过固定。
(三)绘本类表演游戏的活动过程
案例:10月20日上午,中班宋老师在组织绘本表演活动《咕咚》时,幼儿非常兴奋。老师没有在课堂安静下就讲解绘本,在分析绘本时宋老师只是一味地强调动物们是如何的害怕。没有强调动物的出场顺序也没有讲述游戏规则,因此在整个过程中教室一直是闹腾腾的,宋老师有点不开心,在表演活动时,幼儿只记得小动物害怕,不记得要说什么,宋老师在旁边一边着急一边提醒,有的小朋友们不记得出场顺序,要么几个一起出来,要么没人出来,急得老师到舞台上拉小朋友上来,在活动中有的小朋友人物头饰掉了衣服松了,在舞台上发愣,使得宋老师忙东忙西。活动结束后老师累得满头汗,幼儿也没有体验到表演的快乐。
从此案例中可以发现教师在开展绘本表演活动中混乱无规则,东抓一把西抓一把,没有系统性和完整性,而且在整个绘本类表演活动之前教师没有把活动的规则讲清楚,比如怎么出场,怎么闭幕,幼儿的出场顺序等等,这些因素都促使在活动过程中比较混乱和嘈杂,根据此现象笔者也了解到很多幼儿在表演结束后表情是不开心的,有的小朋友还小声地念叨,“早知道就不参加活动了”。可见活动过程混乱会降低幼儿的积极性。
三、绘本类表演游戏中幼儿的体验
(一)幼儿的参与性
现在的幼儿教育理念中也提倡幼儿为主教师为辅的教育观念。幼儿的参与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同时也健全了幼儿的人格品质的发展,但是据笔者观察,教师在实施中并没有落实到行动中。
案例:9月26日,大三班李老师上绘本《獾的美餐》,从头到尾都是李老师一个人在讲解,在过程中也是提问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个别幼儿提问,其他时间都是老师一个人在讲解,没有在提问幼儿的意见,幼儿在活动中也慢慢失去了兴趣,有的定力差的开始自己玩了起来。
由此可见,在集体活动中,教师的干预和管束会多点,约束了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幼儿在整个活动中的参与性非常的低,过程几乎被老师包办了。幼儿无法参与,无法表达,成为活动的机器。
(二)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案例:今天是绘本表演,大七班的小朋友都很开心激动,张老师带领小朋友坐好以后就开始绘本表演活动《郑人买履》,活动开始的时候孩子们还是很开心的,也很积极地表现,但是在活动中教师一直请表现突出的几个孩子来表演,那剩下的小朋友就只负责自己的台词。没劲的在下面打闹起来,有的无聊蹲下来。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幼儿在整个课堂中的积极性被压抑,绘本表演变成了个别幼儿表现的活动,幼儿在整个过程中的主导性也被剥夺。这样绘本表演游戏对幼儿的发展作用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
四、绘本类表演游戏中教师的指导
(一)教师的介入应具备有效性和时效性
在绘本表演过程中教师的介入指导非常有价值,它是促进幼儿经验和能力的提升重要途径,教师介入到位有效,能给幼儿带来正确的价值观和交往方式,但是在实际活动中教师介入指导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科学的评价环节
调查发现,教师在对幼儿进行绘本故事讲解后让幼儿进行表演,在结束表演活动后就算活动结束了,其实这样是不正确的观念,有些教师会粗略地评价一下绘本故事的寓意,但没有深入让幼儿讨论探究,对幼儿的表现行为的评价也比较笼统,有时候会把绘本表演给其他班幼儿观赏,但是只停留在程序上和表面上。评价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科学的评价能促进幼儿思维、智力、创造力、态度和情感的发展。3-6岁的幼儿正处于迅速发展的时期,教师应该抓住机会,及时评价指导,不要做横向比较,少用绝对性词语评价幼儿,应多支持鼓励幼儿的富有个性发展,评价也不能只局限于行为方面,应该各方面进行评价和引导。
五、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师的专业素质在绘本类表演活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教师的语言指导,非语言指导和科学的评价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一方面,教师首先要对绘本表演游戏深入学习,其次对待幼儿在游戏中的困惑要用专业的态度解答,能敏锐地观察到幼儿在绘本表演游戏中的需要,并及时给予应答。指导要科学合理,要遵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使幼儿能在表演中技能和知识都能得到发展。另一方面学校多提供机会让教师接触先进的理念,教师之间要多沟通交流。在自评和他评中提高专业素质,并且能合理地运用于表演活动指导中。
(二)幼儿园加大表演区域的投入,创设宽松、自由的表演环境
幼儿园应该为幼儿绘本表演活动提供开放性的环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性材料。让幼儿在自由组织表演活动,幼儿在表演活动中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学会亲社会行为,去自我中心,主动学习等优点。同时幼儿园应当为幼儿的绘本表演提供自由的时间,时间不能只限于课堂教学和大型活动中,绘本活动应该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给予充足的时间给幼儿自由表达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尊,自信,自立。
(三)开展绘本类表演活动的具体建议
1.选择适合幼儿表演的绘本
绘本是绘本类表演活动的灵魂,好的绘本能促进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而选择绘本的原则应当遵守幼儿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既符合现有的水平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既要符合幼儿现在发展的需要,也要具备长远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应该多为幼儿选择一些人物比较丰富比较具有意义的作品,大班幼儿应选择人物比较复杂,故事较曲折的绘本,小班幼儿应多选择启蒙性教育的绘本,中班幼儿的绘本要注重游戏性,因此教师在绘本时定要慎重,除此之外绘本的选择还要注重其趣味性和教育性,应该赋教育于娱乐中。
2.开展形式的多样化
研究表明,道具使用的正确和合理对幼儿表演游戏的开展和完成度密切相关,表演游戏除了幼儿投入的表演,道具使用也是十分重要的,他能使幼儿的表演更加真实精彩,能使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绘本表演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基本是用比较固定的形式开展,导致幼儿失去激情和兴趣,对此我提出几个要求。第一,师生讨论,在绘本表演前,由过去教师决定到现在的师生共同讨论,一起讨论角色的分配,环境的布置,角色的言行等等,不仅促进幼儿对绘本作品的理解和深入,得到一定的教育意义和能力的发展。第二,幼儿自由创造,教师只负责给幼儿一个舞台,其余交给幼儿自己完成,包括选绘本,理解故事,布置场地,表演活动等等,教师只是旁观者,适当的协助,开展形式的多样化能更好地发挥绘本类表演游戏对幼儿全面发展的作用。
3.绘本表演活动要进行及时评价,幼儿的行为要进行指导
评价是对绘本表演活动的升华,任何一个活动只有做出了一定的评价才更具有实践意义和教育意义,因此评价环节对表演活动非常必要,在评价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指导幼儿活动。第一,有的幼儿在活动中容易紧张,害怕自己做不好,到了表演时只是愣在那里不说话。而幼儿却不是只是把表演活动当成一种单纯的游戏,没有纪律和严肃感,这时需要教师的介入,教师可以用表情和动作来表示对幼儿的信任和支持、约束。第二,注重表演结束的评价环节,一个完整的绘本表演结束后,肯定存在问题,教师首先肯定幼儿进步的地方,表扬表现好的幼儿,再提出表演中存在的问题,希望幼儿能够获得认知和思维情感上的发展,也可以进行幼儿之间的互评环节,让幼儿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第三,切勿用“像”或“不像”“好”与“不好”对幼儿的表演行为进行简单的评价。幼儿在对绘本进行表演时也是对作品的再创造,要尊重和接纳幼儿的表达和想象,教师在分析时要从多角度去评价和肯定幼儿的行为。
六、结语
绘本剧表演游戏在幼儿道德感的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有助于幼儿语言的提升,更能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完善。这种游戏方式,无疑是教师在实现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目标中的一种有效手段。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