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分析绘本作为教学补充资源的意义。指出英语主教材与绘本融合教学应遵循话题情境一致性、功能语言相关性、思维品质层次性、文化意识多元性和课堂内外整合性的原则。结合教科版小学英语教材与不同系列绘本相融合的教学案例,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具体阐述主教材与绘本的融合方式,分别是课程持续融合、单元整体融合、单课独立融合。
【关键词】绘本;小学英语;主教材;融合教学;核心素养
一、研究背景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秉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学习理念。教师要坚持学思结合,坚持学用结合,坚持学创结合(教育部2022)。现行小学英语教材一般围绕特定的语言知识编写,内容不够生动,语言不够真实,缺少认知挑战;语境不够生活化,缺乏生活情趣,信息量小;教学以讲解和检查理解为主,很难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参与(王蔷、敖娜仁图雅2017)。
绘本能培养学生积极的阅读态度和良好的阅读能力,给予丰富的审美和情感体验,发展多元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是实施课程目标的有效载体。教师将英语主教材作为课程核心资源,英文绘本作为补充资源,开展融合教学,有利于学生提升语言能力,培养阅读素养,发展思维品质,形成良好的文化意识,全面发展学习能力。
二、英语主教材与绘本融合教学的原则
(一)话题情境一致性
主教材的编写大多以话题为单位,引入与主教材相同或相似话题的绘本,有助于学生理解绘本内容,增强英语阅读兴趣与自信心,便于持续有效地开展主教材与绘本融合教学。教师应在话题统领下,挖掘各分课时的主题意义,研读该主题意义下的不同绘本,建立主教材与绘本间的横向与纵向联系,提升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整体认知,拓宽学习边界。
(二)功能语言相关性
选择与主教材目标语言匹配度高的绘本,有利于学生通过绘本阅读巩固和提升课内核心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同时,维果茨基(Vygotsky)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启示教师,所选绘本的语言水平可略高于主教材,作为主教材的有益补充。
(三)思维品质层次性
绘本对学生提出了更多维的认知挑战,需要他们更深度的情感参与和思维参与。在小学英语主教材与绘本的融合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借助问题链,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相互衔接、指向目标达成的启发性问题、思辨性问题和探究性问题,从而帮助学生从基于语篇的学习走向深入语篇和超越语篇的学习,深度理解主题意义,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认知层次,逐步形成推断、评价和创造等高阶思维(马天明2023)。
(四)文化意识多元性
《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在语言习得过程中要了解不同文化,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化精华,逐步形成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树立国际视野,涵养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教育部2022)。主教材与绘本的融合教学应建构基于主题意义的知识结构,建立认知联结,通过主题深度阅读与对比分析,拓宽文化视野,丰富文化感知,落实文化意识培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课堂内外整合性
课外阅读是学生成长的调味剂和营养剂,有助于其唤醒学习欲望,提高阅读能力,拓展思维深度,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学习效能感。教师应基于课内主题意义整合学习,开展以增长知识和愉悦体验为主的课后绘本阅读活动。只有将课内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精读与泛读相结合,才能帮助学生从阅读能力的构建走向阅读品格的培养,最终提升其阅读素养。教师要优选与主教材关联度高的绘本,合理安排课外阅读时间、阅读内容和阅读难度,适当进行读前、读中和读后指导,避免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
三、小学英语主教材与绘本的融合方式与实践探究
(一)宏观层面—课程持续融合
从宏观层面进行课程融合可从课程设置出发,通过以下方式提高阅读融合活动的持续性,激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是增加阅读时间。所在学校利用每周四午读时间开展持续默读活动;每两周在学校图书馆内进行一次英语自主阅读课;中高年级学生每周在家进行至少两次英语阅读;高年级学生每两周至四周开展一次与教材话题相关的拓展阅读课。
二是多样化阅读形式。低年级由教师引领,进行师生共读。教师提前邀请几位学生录制视频,用师生互动的方式,配上绘本故事的图片和动画进行阅读。录制的视频可供低年级学生课后反复观看。中高年级以自主阅读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三是丰富阅读材料。在主教材的基础上,所在学校增加了《丽声英语》、RAZ、《攀登英语》等系列绘本,作为学生课内外的补充读物。
四是展示阅读成果。每学期举行一至两次英语阅读成果展示,展示形式可以是英语手抄报、阅读记录单、绘本朗读、绘本表演、阅读竞赛等形式,也可以进行阅读创作,创作的内容可以是概括内容大意、写评论、仿写、改写、续写等。
(二)中观层面—单元整体融合
将绘本阅读教学融入主教材单元整体教学,能解决主教材语篇单一、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并更好地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育人要求。以教科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Module 6 Celebrations为例。主教材中涉及生日场景的语篇内容主要聚焦在谈论出生月份和年龄,以及生日会现场的常见活动,描述生日活动用现在进行时态,是前一单元重点学习的时态。结合主教材中的单元话题、课时主题、语篇内容、目标语言和重点时态,发现可从单元整体教学视角,对单元内容进行整合、重组与扩充,将主教材与《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第一级(下)Can you play me?进行融合教学,开展一堂拓展阅读复习课。
为丰富主教材在该话题上的情感层次,体现生日聚会给生活带来的乐趣,突出家人间的互相关爱之情,教师将该绘本的结局改编为:周末利兹(Liz)在家想找家人陪她玩捉迷藏,可是每个家人都在忙碌,没有时间陪她玩。失望的利兹独自一人回到卧室,在桌上惊奇地发现了一张密码纸,并在破译后按照提示来到客厅,发现原来家人们为她准备了一场生日惊喜派对。
绘本阅读后(post-reading)的活动可以依次设计为:Look and say,看图观察利兹在自己的生日惊喜派对上,和家人一起进行了哪些庆祝活动;Think and guess,利兹拆礼物前,学生根据已知的绘本内容,猜测家人们分别准备了什么礼物;Talk and write,生日惊喜派对给利兹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请帮助她完成一篇关于生日惊喜派对的日记。
(三)微观层面—单课独立融合
1.课堂补充式融合
主教材的有些内容编写过于简单,语篇材料缺乏深度,教师与其费尽心思创编文本,倒不如引入相匹配的绘本进行补充教学。教师可将主教材内容与绘本教学有效融合在一堂课中,无需增加额外的绘本教学课时。教师可根据主教材和绘本的容量、难度、教学目标等要素灵活调整主教材与绘本在一堂课中的占比与时间分配。
以教科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Module 3 Body为例,在谈论身体部位功能的课时中,以主教材中的这部分内容为导入点,引入话题契合的《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第一级上的故事类读物I can see,丰富主教材内容,拓展主教材宽度,增强主教材趣味性,丰盈教学活动。该绘本讲述了小男孩的奇妙丛林经历,故事传达出“细心观察,积极思考”的主题意义。该绘本的核心词汇与主教材的目标词汇高度重合,扩充了teeth和shoulder身体部位单词及其他相关表达,如I can see、a pair of、move、grin at。学生最后可根据绘本内容和主教材所学知识仿写或改编故事,进一步内化目标语言和主题意义。
《课程标准》指出,语音和语义密不可分,语音教学应注重将语义与语境、语调与语流相结合,而非单纯追求单个发音的准确性(教育部2022)。教师要通过有意义的语言输入,引导学生在感知、理解语言的基础上,体会语音的表意功能,发现并归纳语音规则。将自然拼读绘本与主教材语音板块进行融合教学,为语音教学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土壤。例如,在讲授教科版小学《英语》三至五年级奇数单元的Sound family板块时,教师可补充《攀登英语》或《丽声北极星》自然拼读绘本,填补主教材语音板块缺乏语境的空白。
2.课堂嵌入式融合
受限于课时的单元复习课可采用课堂嵌入式的融合方式。为满足学生多样化表达的需求,教师可嵌入匹配的绘本,将绘本阅读作为课堂其中一个环节,拓宽主教材维度,使其最后的输出源于主教材,不唯主教材,高于主教材。
以教科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Module 6 Weather为例,学生在本单元的前五课时学习了与话题相关的词汇和句型,能较熟练地谈论天气、衣着和活动。第六课时是阅读写作课,要求学生完成一篇话题为My favourite season in的写作。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深刻感受过四季变迁带来的植物、昼夜时长的变化,渴望将这些四季经历和深刻感受都记录下来。此课时可嵌入RAZ系列F级绘本Changing Seasons。该绘本在话题、目标语言难度、文本结构等方面都与主教材高度匹配。该融合案例的主要教学环节如下:
(1)Pre-reading。
①查阅归纳,课前预习。课前自主查阅资料,归纳中国四季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②激活已学,图式梳理。借助思维导图总结前五个课时已学的与weather话题相关联的要素。
③融合情境,关联语境。基于主教材课文人物身份,赋予绘本人物乔乔(Jojo)的特定身份为一位在北京留学的交换生。
(2)While-reading。
①图片环游,师生共读。观察图片,问题引导,明确绘本主题,知晓绘本大意。
②畅所欲言,积极反馈。交流预习结果,总结中国四季昼夜长短变化规律,理解和学习绘本相关内容。
③同伴共读,感知理解。重点关注植物随四季而变化的自然现象及表达。
④提取归纳,分类梳理。借助思维导图梳理绘本中天气、植物、昼夜长短、衣着变化的规律。
⑤自主阅读,内化语言。朗读绘本,整体回顾绘本大意,感受四季之美。
(3)Post-reading。
①示范写话,提取框架。以绘本主人公乔乔的口吻,创编文本My favourite season in Beijing,提取写话框架。
②资源助力,外化于文。借助本课的思维导图和写话框架,综合运用语言,描写自己的四季美好记忆和体验。
3.课内外衔接式融合
若教师受限于课时而无法开展课内绘本阅读,则可选择与主教材适配度高的绘本,开展以增长知识和愉悦体验为主的绘本泛读课后活动。在完成主教材内容教学后,教师应利用少量课堂时间进行绘本导读,布置课后绘本阅读任务。教师在导读过程中要侧重关联话题,融合情境,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提供阅读策略,进行必要的自主阅读前的提示与指导,以期更好地实现课内外衔接式融合。针对不同语言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的学生,教师应提供不同难度阶梯的绘本。
以教科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Module 5 Safety为例,基于单元整体教学视角,分课时主题可依次设定为Home safety、School safety、Street safety、Public safety、Water safety和Travelling safety六大类,通过发现和分析不同场所的危险现象,实现“知规则,守规则,传规则”的育人目标。为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阅读需求,增强他们对同话题信息的梳理、归纳和加工能力,帮助其迁移在主教材中习得的阅读策略,教师引入两套难度不同的英文原版《安全教育科普绘本》,供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在学完主教材每个课时后进行课后阅读。这两套绘本不仅涵盖了主教材中的场所,还补充了Fire safety、Safety on wheels、Weather safety、Neighborhood safety等生活场景的安全规则及急救贴士。单元作业可设计为收集不同场所的安全规则及安全标识,最后以图文形式汇总成一本属于自己的My Safety Book并进行分享。在课内外融合阅读中,学生发展了自主学习能力,迁移运用了阅读策略,实现了知识的从无到有、循序渐进、内化与沉淀。
语言的习得除了少而精,还应适度追求多而杂。开展英语主教材与绘本的融合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小学英语主教材与绘本融合教学并不意味着弱化主教材的地位,相反是对主教材进行关联、有益的补充,是为了优化主教材,更好地把握主教材。教师不仅是国家教育课程的实践者和落实者,还是创生者。在选择与主教材匹配的绘本时,教师应遵循话题情境一致性、功能语言相关性、思维品质层次性、文化意识多元性和课堂内外整合性的原则,并从宏观层面实行课程持续融合,从中观层面进行单元整体融合,从微观层面开展课堂补充式、嵌入式、课内外衔接式的单课独立融合,从构建学生阅读能力走向培养其阅读品格,最终提升其阅读素养,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引用文献
教育部.202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8.
马天明.2023.语篇教学中利用问题链发展学生思维品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13-17.
王蔷,敖娜仁图雅.2017.中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的途径与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4):68-73.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