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正文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重症肺炎患儿应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3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30例重症肺炎患儿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鼻导管吸氧治疗;将2021年1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30例重症肺炎患儿纳入观察组,实施早期nCPAP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体征及PCIS评分、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PCIS评分均与对照组相当(P>0.05);观察组呼吸困难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心率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重症肺炎患儿应用nCPAP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加快呼吸频率、心率恢复速度,稳定生命体征,可在早期改善病情,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重症肺炎;早期;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效果

  0引言

  重症肺炎是导致小儿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约13%的小儿肺炎可发展为重症肺炎。重症肺炎病情进展迅速,呼吸衰竭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死亡率较高[1]。本病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下呼吸道引发肺组织及支气管炎症反应所致,若未得到及时诊治或治疗不当,病情会快速进展,肺组织炎症明显扩大,造成肺小动脉痉挛、组织液渗出增多、肺泡塌陷、肺动脉压升高等,导致呼吸道黏膜肿胀,气道分泌物增多,患儿容易发生气道阻塞、通气受限,最终可引发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甚至危及生命[2]。早期明确诊断、给予呼吸支持是临床治疗的关键之一,常规鼻导管吸氧对呼吸功能的改善速度较慢,无法快速缓解低氧血症,容易使治疗时间延长,常须更改呼吸支持方式[3]。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是一种无创通气方式,无须实施侵入性操作,操作更为简便舒适,能有效提升胸腔压力,促进静脉回流,快速缓解缺氧症状,达到纠正呼吸功能的目的[4]。本研究进一步分析早期重症肺炎患儿应用nCPAP治疗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9年3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30例重症肺炎患儿纳入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为(3.01±1.27)岁;平均发病时间为(3.04±1.13)d;Ⅰ型呼吸衰竭3例,Ⅱ型呼吸衰竭27例。将2021年1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30例重症肺炎患儿纳入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为(3.22±1.34)岁;平均发病时间为(2.98±1.10)d;Ⅰ型呼吸衰竭4例,Ⅱ型呼吸衰竭2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基本一致(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经胸部X线、血常规等综合检查确诊为重症肺炎;②存在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呼吸频率、心率明显加快;③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①伴随呼吸窘迫,须行有创机械通气;②合并严重先天性疾病、重要脏器功能障碍;③中途退出治疗。

  1.2方法

  两组均实施常规治疗:给予心电监护,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等,对症进行化痰止咳、纠正水电解质失衡治疗,视情况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必要时给予营养支持,同时监测生命体征,维持呼吸道通畅。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使用常规鼻导管吸氧治疗,氧流量控制在1~2L/min,可根据患儿病情调节氧流量。观察组使用无创nCPAP呼吸机实施早期nCPAP治疗:设置氧流量,其中婴儿为6~12L/min、儿童为8~20L/min;FiO2为30%~60%;呼气末正压(PEEP)起始为4~6cmH2O,平台压为20~25cmH2O;治疗期间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根据PaO2、SaO2情况及时调整PEEP、FiO2;待患者病情稳定12h且血气分析结果正常后,逐步采用递减方式撤除nCPAP,改用经鼻导管吸氧,在此期间密切监测生命体征[5]。

  1.3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均出现显著改善,呼吸衰竭基本消失,生命体征恢复稳定,PCIS评分>80分;有效:部分临床症状及体征得到改善,呼吸衰竭明显缓解,PCIS评分79~80分;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呼吸衰竭无缓解,PCIS评分<70分[6]。

  1.4观察指标

  ①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24h的心率、呼吸频率,评估小儿危重症情况(PCIS),共11项内容,总分最高为100分,得分与病情严重程度成反比;②记录呼吸困难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心率恢复时间。

  1.5统计学方法

  用SPSS21.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临床体征及PCIS评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PCIS评分均与对照组相当(P>0.05),见表2。
 

 
  2.3两组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观察组呼吸困难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心率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小儿的呼吸系统结构较为特殊,气管管腔较为狭窄,肺泡较少、活性较低,呼吸系统功能尚未完善,容易受病原微生物感染形成肺炎。但小儿肺炎起病较为隐匿,早期症状多不典型,而病情进展迅速,导致重症肺炎的发病率较高[7]。一旦发生重症肺炎,肺部炎症明显扩大,毛细血管渗出增多,而肺泡张力较低,使肺泡换气能力下降,同时气道黏膜肿胀,气道分泌物大量释放,而小儿气道的清除能力较差,使气道阻塞,引发呼吸困难,造成机体缺氧,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可进展为呼吸衰竭[8]。因此,本病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给予呼吸支持,尽快缓解缺氧症状,改善患儿预后。

  常规采用鼻导管吸氧治疗虽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肺部氧合作用,但对肺泡压力的调节作用有限,不利于肺内残留气体的排出,导致起效慢,病情缓解速度慢,不仅延长了治疗时间,而且增加了治疗难度。nCPAP是一种无创通气方式,能持续给予气道正压,提升胸腔内压力,促进肺泡扩张,改善通气/血流的比例,促进肺泡氧合作用,快速缓解缺氧症状。同时,能减少呼吸功耗,缓解呼吸肌疲劳情况,也有助于呼吸功能的恢复,降低气管插管率。另外,可有效控制静脉回流量及心排血量,避免肺淤血,进而恢复肺组织血液循环,促进肺功能的恢复[9]。nCPAP治疗的优势在于可提供PEEP,促使萎缩塌陷的肺泡复张,增加肺泡气体交换,减少肺内残气量,减少组织液渗出,改善肺氧合功能,缓解低氧血症[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上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在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PCIS评分均相当(P>0.05),说明小儿重症肺炎早期应用nCPAP治疗能快速改善缺氧情况,解除气道阻力,促进肺泡扩张,增加肺内气体交换,从而缩短症状缓解时间,提高整体疗效。同时,nCPAP治疗不会对机体产生刺激性,能维持气道生理功能,避免气道高反应性,能更好地抑制肺内及气道炎症,促进肺部湿啰音消退,加快肺内炎症消退速度。此外,nCPAP能减轻循环负荷,避免心脏负担的加重,阻止全身组织器官功能受损。而鼻导管吸氧无法提供呼吸正压,对肺组织的氧合作用改善较缓慢,整体疗效不及nCPAP,但两种方法均可有效减慢心率和呼吸频率,均对病情改善有帮助。

  综上所述,早期重症肺炎患儿应用nCPAP治疗的效果确切,能有效缩短症状缓解时间,促进肺氧合作用的快速恢复,纠正机体缺氧症状,提高整体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伍思贤,吕波,钟活志.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小儿重症肺炎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8):157-158.

  [2]李文联,郑和文,潘惠妮,等.经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7,45(3):106-108.

  [3]张洋.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20,35(11):2034-2036.

  [4]邓瑜琼,方亮,刘淑红,等.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沐舒坦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13):142-144,154.

  [5]陈晓磊.基于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与安全性的观察[J].辽宁医学杂志,2022,36(5):41-44.

  [6]温文捷.经鼻塞式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重症肺炎患儿血气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12):1618-1620,1623.

  [7]米本勇.鼻塞式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在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2021,5(10):4-6.

  [8]胡奇峰.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用于小儿重症肺炎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9,12(11):167-168.

  [9]阎进晓,邓巧妮.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贵州医药,2021,45(6):883-884.

  [10]徐红燕.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沐舒坦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2,35(3):469-471.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