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正文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IV度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非随机选取2021年6月—2023年7月济宁市兖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旋后外旋型IV度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经腓骨入路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实施经腓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足功能评分系统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踝关节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2/35),低于对照组的22.86%(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P<0.05)。结论在旋后外旋型IV度踝关节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中,采用经腓骨后外侧入路临床疗效较优,术中对患者损伤较小,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且能够提高踝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风险。

  [关键词]经腓骨入路;经腓骨后外侧入路;踝关节骨折;术后康复;踝关节功能;并发症

  踝关节骨折是临床中常见骨科损伤,通常由间接暴力引起,如扭伤、摔伤等。根据致伤原因及受伤时足的位置的不同,可引起不同骨折类型[1]。踝关节骨折损伤,易造成踝关节不稳定,形成关节脱位,如未及时治疗,会影响患者行走及活动能力[2]。此外,踝关节骨折还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旋后外旋型IV度踝关节骨折是较为严重的骨折类型,特点是踝关节在旋后位受到外旋暴力,导致内、外踝骨折,胫骨远端后部粉碎性骨折和腓骨骨折[3]。临床中,常采用内固定术治疗,但针对不同入路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研究较少[4]。为了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对比分析不同入路内固定术的疗效及足功能评分系统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供临床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非随机选取2021年6月—2023年7月济宁市兖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旋后外旋型IV度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30~56岁,平均(42.36±3.78)岁。研究组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31~57岁,平均(42.51±3.6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济宁市兖州区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10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确诊;②为旋后外旋型IV度;③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缺失者;②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③既往存在精神疾病史者;④合并其他骨病或骨折者。

  1.3方法

  对照组实施经腓骨入路内固定术治疗,取患者平卧位,行硬膜外麻醉,在患者腓骨后缘往外踝尖端弧做约10 cm切口,游离周围组织以暴露骨折处,之后采用中空拉力螺钉固定复位后踝,术后止血、缝合。研究组实施经腓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取患者俯卧位,在腓骨后方做10 cm左右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组织,暴露中长屈肌,在腓骨短肌与长屈肌间隙进入,依次复位固定外踝、后踝、内踝,选择T形钢板支撑固定,术后常规止血、缝合。

  1.4观察指标

  1.4.1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

  1.4.2踝功能术后1周,采用足功能评分系统(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5]作为评价标准,共分8个条目,得分<50分为差,50~<75分为中,75~<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

  1.4.3并发症包括发热、炎症、感染、疼痛,计算发生率。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临床疗效为计量资料经Shapiro-Wilk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踝功能、并发症为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踝功能对比

  研究组踝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旋后外旋型IV度踝关节骨折是指踝关节受到严重外力作用,导致踝关节骨折,并伴有骨折部位严重错位[6]。该类型骨折属于踝关节骨折中比较复杂和严重的一种。临床中,常采用内固定术以修复及固定骨折处,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7]。经腓骨入路为术中常用入路方式,近年来,有研究显示,人体外踝位置皮肤较薄且其周围存在骨折断端,在经腓骨入路内固定术中,需游离韧带、筋膜,易造成周围软组织损伤,导致患者术后愈合时间较长,影响踝功能恢复[8-9]。因此,临床中需研究更为有效的手术入路方式,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经腓骨后外侧入路为内固定术中另一入路方式,切口在腓骨与跟腱中央处[10]。本次研究将该种入路方式应用在旋后外旋型IV度踝关节骨折内固定术中,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为(238.59±26.34)mL,手术时间为(105.67±11.26)min,住院时间为(9.52±1.23)d,骨折愈合时间为(10.56±1.42)周,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踝关节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这表示该种入路方式具有较高应用价值,术中对患者机体损伤较小,利于患者术后康复,且能够提高踝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风险。究其原因,经腓骨后外侧入路能够更好地暴露骨折部位,使得手术操作更为方便、准确[11]。同时,这种入路方式能够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12]。并且,T形钢板能够有效固定骨折部位,恢复踝关节稳定性,促进功能康复。该种固定方式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有助于防范并发症的发生。且经腓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的术后康复也相对较快[13-14]。由于手术创伤较小,患者可尽早行康复训练,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在季磊等[15]研究中,腓骨后外侧入路组术中出血量为(240.65±25.65)mL,手术时间为(102.37±11.51)min,住院时间为(10.37±1.11)d,骨折愈合时间为(9.42±1.06)周,均优于经腓骨入路组(P均<0.05),该项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相符。

  综上所述,在旋后外旋型IV度踝关节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中,采用经腓骨后外侧入路临床疗效较优,术中对患者损伤较小,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且能够提高踝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风险。

  [参考文献]

  [1]袁文杰,陆大明,徐雪平,等.经腓骨后外侧入路和经腓骨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23,16(2):164-168.

  [2]Olczak J,Emilson F,Razavian A.Ankle fracture classifi⁃cation using deep learning:automating detailed AO Foundation/Orthopedic Trauma Association(AO/OTA)2018 malleolar fracture identification reaches a high de⁃gree of correct classification[J].Acta Orthop,2021,92(1):102-108.

  [3]张玉科,陈永洪,谢东波,等.敏感性皮肤与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皮肤坏死关系的临床研究[J].中医正骨,2021,33(4):28-31.

  [4]王存硕,王宇,艾艽芝.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联合带线锚钉修复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断裂[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20,16(6):501-504.

  [5]Levack AE,Gausden EB,Dvorzhinskiy A.Posterior mal⁃leolus fracture displacement is associated with rotational ankle fracture stability in patients without medial malleo⁃lar fractures[J].HSS J,2020,16(S2):238-244.

  [6]孙舒雅,尹宏,孙欣,等.后外侧与后内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回顾性对照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2,22(24):4742-4746,4776.

  [7]Williamson ERC,Shimozono Y,Toale J.Incidence of chondral and osteochondral lesions in ankle fracture pa⁃tients identified with ankle arthroscopy following rota⁃tional ankle fracture:a systematic review[J].J Foot Ankle Surg,2022,61(3):668-673.

  [8]张国锋,任甜甜,郑钧水,等.锚钉修补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三踝骨折伴内侧副韧带损伤疗效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20,18(7):1093-1095,1173.

  [9]田康谋.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对患者血清CRP、WBC、ESR水平及踝关节功能的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21,42(2):112-115.

  [10]梁铁军,戴贺,李定文,等.Lauge-Hansen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外侧入路内固定术后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影响因素[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3,38(4):424-428.

  [11]冯吉庆,闫卫京.微型钢板与空心钉内固定术对后踝大块骨折患者踝关节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21,38(8):1221-1224,1228.

  [12]李昊,卫志强,乔梁,等.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对非粉碎性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及踝关节功能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6):2776-2778.

  [13]Heinecke M,Hofmann GO,Mendel T.Irreducible ankle fracture due to incarceration of the long flexor tendons together with the neurovascular bundle in the tibial fibular interosseous space:a case report and short literature review[J].J Foot Ankle Surg.2020 Jul-Aug;59
(4):849-852.

  [14]邬玉林,刘亮,周恩瑜,等.微创经皮内固定接骨技术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Pilon骨折合并腓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22,34(8):1163-1167,1173.

  [15]季磊,汪玉海,李卫华,等.不同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20,39(4):263-267.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