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正文

  【摘要】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结直肠癌的诊断方法也在不断追求更加精确和高效的手段。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和癌胚抗原(CEA)作为结直肠癌诊断的重要标志物,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从VEGF、TPS、CEA三方面入手,对血清血管内皮VEGF、TPSA、CEA三项指标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的研究进展情况实施综述。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癌胚抗原结直肠癌诊断

  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和癌胚抗原(CEA)在结直肠癌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这些标志物有望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提供更加准确和有效的依据[1]。联合应用多种标志物进行诊断,有望进一步提高结直肠癌的诊断准确性和敏感性。针对这些标志物的深入研究,可揭示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机制,这对于临床治疗方案的拟定、针对性药物的研发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在利用这些标志物进行结直肠癌诊断时,需要注意其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和影响因素。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本文主要从VEGF、TPS、CEA三方面入手,对三项指标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的研究进展情况实施综述。

  1结直肠癌概况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随着经济发达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饮食习惯变得多样化,使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根据研究,早期发现结直肠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到95%,但目前约85%的患者在诊断时已处于中晚期,其5年生存率仅为40%[2]。因此,早期筛查和防治尤为重要。结直肠癌的主要死因是肿瘤转移、复发和衰竭,其中大肠组织的基因突变和蛋白变性是导致肿瘤发生和转移的主要原因。分子生物学和病理免疫学的进步使得发现肿瘤标志物成为可能,从而为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3]。然而,传统的检查方法已不能满足需求,需要寻找有效的标志物来预测肿瘤的发生、转移和治疗靶点。内镜检查是有效的诊断方法,但需要建立全面的科学分期系统,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策略。
 

 
  2 VEGF

  2.1促进内皮细胞增殖与迁移


  VEGF属于内皮细胞特异性的有丝分裂原,能够刺激内皮细胞增殖。在生理、病理条件下,譬如说在伤口愈合、肿瘤生长过程中,VEGF与其受体结合,可使一系列信号转导途径得以触发,从而促使内皮细胞从原有的血管壁上脱离,迁移到新的位置并进行增殖,形成新的血管结构[4]。

  2.2增加血管通透性

  除了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外,VEGF还能显著增加血管通透性,这是其另一个重要的生物学功能。VEGF通过提高血管通透性,促进血浆蛋白的外渗,为新生血管提供基质支持,这一过程在伤口愈合和肿瘤血管新生中具有重要作用。当VEGF结合到其特异性受体时,会激活多种信号通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管壁通透性增加,这对于诱导新生血管形成至关重要。在正常生理条件下,VEGF的表达水平相对稳定,但在某些情况下,如炎症、创伤和肿瘤,VEGF会发生过度表达,导致不受控制的血管新生。这在治疗某些疾病方面可能提供潜在机会,但在其他情况下,如肿瘤,可能导致不良的临床结果。因此,深入了解VEGF在血管新生中的作用,有助于开发新的治疗策略,以控制和利用这一机制。

  2.3调控血管生成与退化

  VEGF在血管生成和退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在血管生成的早期阶段,VEGF通过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推动新血管的形成。而在血管生成的后期阶段,VEGF的表达水平逐渐下降,促使血管网络趋于稳定。此外,VEGF还能通过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等方式,参与血管退化的过程[5]。

  2.4参与血管稳态的维持

  VEGF在维持血管稳态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在正常情况下,VEGF的表达水平受到严格的调控,以维持血管网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当血管受到损伤或发生病变时,VEGF的表达水平会发生变化,通过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和修复受损血管,帮助恢复血管稳态[6]。

  最新发现,VEGF在胚胎发育、妊娠期、血管生成和渗透中起重要作用。在正常组织中含量低,高表达主要出现在生理性血管形成时。该因子在肿瘤发生和转移中占据重要地位,影响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研究表明,抗血管生成治疗可抑制肿瘤转移,改善肿瘤微环境免疫状态。VEGF过度表达与多种肿瘤相关,如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等[7]。
 

 
  3 TPS

  TPS定位于细胞角蛋白18(CK18)M3抗原簇,通过与M3单克隆抗体的紧密结合,揭示了CK18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免疫系统关联。TPS的322-340氨基酸片段具有独特性,正常情况下低表达,但在恶性肿瘤中显著升高,作为监控肿瘤生长和扩散的窗口[8-9]。TPS在S期和G期合成并进入血液,反映肿瘤细胞活性,血清水平升高的标志肿瘤存在及进展。

  TPS作为“肿瘤活性依赖型”标志物,区别于传统“肿瘤容量依赖型”如CEA,CA153,CA125等,其上升与分裂增殖细胞数直接相关,尤其在早期诊断中表现出优越性,因其敏感性可在细胞数量较少时捕捉活性变化[10-11]。TPSA在治疗监控、预后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中也起关键作用,如反映治疗反应和病情动态,有助于个性化治疗决策[12-13]。

  TPS在结直肠癌早期阶段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因此可以用于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例如,CEA和CA19-9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已被用于结直肠癌的临床筛查。

  TPS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也包括对肿瘤分期、预后判断和治疗效果评估等。例如,CK20和MG7-Ag在结直肠癌组织学检测中被用作肿瘤分期和预后判断指标,而CEA和CA19-9在血清水平检测中被用作结直肠癌治疗效果评估指标。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TPS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研究人员已开发出新的TPS筛查技术,如基于蛋白质免疫组化的TPSA筛查技术和基于基因组学的TPS筛查技术等。此外,研究人员还在探索如何将TPS与其他肿瘤筛查技术(如CT、MRI和PET等)相结合,以提高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率和诊断准确性。

  相比传统标志物,TPS的早期诊断优势和治疗过程中的活性监测,使其在精准医疗中具有潜力[14]。未来深入研究TPS,有望为肿瘤患者提供更个性化、高效的诊疗策略,改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15]。

  4 CEA

  CEA一种糖蛋白,其在胚胎和胎儿早期的胃肠道内普遍存在,随着妊娠的进展,血清浓度逐渐降低,成年后保持在低水平状态[16-17]。在健康成年人中,CEA主要存在于结肠细胞和其他组织内,每日约有50~70 mg由成熟肠细胞产生,经自然排泄途径排出体外[18-19]。然而,在肿瘤患者体内,癌细胞持续分泌的癌胚抗原会进入血液循环,随后在肝脏中通过特定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被清除[20-21]。尽管癌胚抗原在大多数肿瘤中表达,但其水平上升与内胚层组织的肿瘤病变相关,如胃肠道、肺、胰腺和乳腺等[22-23],对早期肿瘤筛查和诊断具有关键价值。

  良性疾病如憩室炎、胰腺炎、炎症性肠病、肝硬化、肝炎、糖尿病、慢性肾衰竭、肠易激综合征、胸膜炎和肺炎等,以及吸烟也可能导致癌胚抗原水平短暂升高。CEA在结直肠癌的预测中,尤其是在疾病发展的早期阶段(4~8个月),显示了显著的诊断潜力[24-25]。在监测过程中,癌胚抗原对于肝和腹膜后转移的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对局部复发和肺部或腹膜疾病相对较低。持续升高的癌胚抗原水平可作为肿瘤侵袭或转移的预警指标。

  手术后,CEA浓度的缓慢上升可能预示局部复发,而动态上升则可能提示远处转移,其中肝脏转移最为常见。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化疗期间癌胚抗原浓度可能暂时上升,因此在化疗结束后两周内不宜进行检测。对于接受奥沙利铂治疗的病人,推荐在治疗后4~6周再进行相关检测,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这些信息对于临床决策和患者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5小结

  近年来,生物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临床研究表明,联合检测血清中VEGF、TPS、CEA水平可提高诊断准确率。此外,这些生物标志物与预后密切相关,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除了诊断,这些生物标志物在预后评估、疗效监测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监测治疗过程中生物标志物水平变化,有助于医生了解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VEGF、TPS、CEA等生物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它们不仅提高了结直肠癌的诊断准确率,还为患者的预后评估、疗效监测等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不断创新,这些生物标志物将在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齐勇,杨慧,曹劲松,等.T3~T4期结肠癌伴淋巴结转移的多层螺旋CT影像表现及其与Glut-1、VEGF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22,38(12):2007-2010.

  [2]吴婷,邹立,黎辉,陈声池.左右半结肠癌肿瘤组织中KRAS、NRAS、BRAF状态及错配修复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J].中外医学研究,2022,20(35):170-174.

  [3]ZHAO G,LIU X,LIU Y,et al.Aberrant DNA methylation of SEPT9 and SDC2 in stool specimens as an integrated biomarker for colorectal cancer early detection[J].Frontiers in Genetics,2020,18(11):643.

  [4]金文文,张晓,刘龙,等.粪便SDC2和NDRG4基因甲基化检测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应用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18(6):88-92.

  [5]丁思勤,田芬莉,王建榜,等.结肠癌组织中microRNA的表达与结肠癌化疗耐药的相关性研究[J].江西医药,2019,54(9):1026-1029.

  [6]LIU C,XU L,LI W,et al.Multiple biomarker-combined screening for colorectal cancer based on bisulfate conversion free detection of fecal DNA methylation[J].Bio 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21,28(9):1-10.

  [7]龙华婧,邱芳华,刘道利,等.血清肿瘤标记物与多层螺旋CT、肠镜及病理联合检查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40(15):1802-1806,1810.

  [8]FENG R M,ZONG Y N,CAO S M,XU R H.Current cancer situation in China:good or bad news from the 2018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J].Cancer Communications,2019,39(1):202-213.

  [9]白昊月.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诊断结直肠癌的效果及价值[J].吉林医学,2024,45(3):592-594.

  [10]黄庆,索彩霞,何凤,等.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策略和治疗进展[J].广州医药,2024,55(1):1-8+53.

  [11]朱姣,罗玉梅,张丽,等.血清PRR14在结直肠息肉和结直肠癌鉴别诊断及结直肠癌预后中的作用[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49(12):40-47.

  [12]贾栋,陈顺,解有成,等.结直肠癌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研究进展[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23,32(10):1599-1607.

  [13]董优优,陈昌国.SEPT9甲基化检测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中价值的研究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3,44(20):2548-2553.

  [14]王白燕,卫耀斌,杨艺,等.外泌体相关作用因子在结直肠癌诊治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2023,50(12):643-648.

  [15]刘玉强,刘丛,李乐其.结直肠癌组织SDF-1、Ephrin B2、ZNF545表达与EMT标志物、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20(11):1592-1596,1602.

  [16]龙贺明.结肠癌中差异表达LncRNA-circRNA谱及生物信息分析[J].江西医药,2022,57(4):354-356.

  [17]胡佳莉,陈丕峰,叶萍,等.CyclinD1、VEGF及EGF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江西医药,2020,55(3):248-252.

  [18]朱凤伟,吕亚莉,宋欣,等.左右半结肠癌分子生物学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J].诊断病理学杂志,2020,27(3):145-149.

  [19]涂琦,杨军平,杨小军,等.GADD45a、PI3K和p-p38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江西医药,2020,55(9):1194-1198.

  [20]郭丽霞,胡兆鹏,邓勇.国内左右半结肠癌患者生存率情况Meta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4):16-19.

  [21]赵治国.尾-头-中间入路方式降低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出血量的效果[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22,25(7):539-542.

  [22]王维.左半结肠癌与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对比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2,29(15):26-28.

  [23]谢巴图白音,李伟,张勇刚.CEA、HSP60、SEPT9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预后中的应用价值[J].解放军医药杂志,2022,34(6):17-20.

  [24]任贝贝,吴道远,王艺,等.左、右半结肠癌PD-L1表达、MSI状态、KRAS突变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3,43(6):1119-1125.

  [25]冯立新,翟传夫,谭玉清.64排多层螺旋CT联合血清VEG F-C、CEA、SAA水平对直肠癌术前TNM诊断准确度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21,19(9):135-137.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