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对比常规透析和高通量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的疗效。方法非随机选取涟水县中医院于2020年4月—2022年9月期间治疗的72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36例,参照组常规透析,观察组高通量透析,对比两组肾功能、免疫球蛋白水平和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尿酸、甲状旁腺激素、血肌酐、β2微球蛋白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水平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疗效为97.22%(35/36),高于参照组的77.78%(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1,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采用高通量透析产生的临床疗效更好。
[关键词]血液透析机高通量透析;常规透析;慢性肾衰竭;尿毒症
慢性肾衰竭的发病原因较多,而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是指疾病进展到了一个特殊阶段,不能够通过肾脏将机体内产生的毒素代谢到体外,从而在体内产生堆积聚集,影响正常的生活,还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1]。目前临床中针对这部分患者主要采用透析的方式进行治疗,该种治疗方式能够帮助将患者将身体中代谢所产生的毒素有效的进行清除,并将血液加以净化,从而缓解机体的相关症状,实现改善患者生活的质量,并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的目的[2-3]。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上各种先进医学技术也不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血液透析仪器也在进行着不断的升级,据专家深入研究发现,采用高通量透析治疗方案在疗效上表现出更为显著的优势,可以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和治疗效果[4]。为此,本文对比了常规透析与高通透量透析治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非随机选取涟水县中医院于2020年4月—2022年9月期间治疗的72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36例。观察组年龄58~80岁,平均(67.61±6.33)岁。参照组年龄57~81岁,平均(67.55±6.15)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涟水县中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20016),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具备良好沟通能力;均为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研究前6个月没有发生过感染性疾病。
排除标准:存在化疗史者;存在激素药物服用史者;血压状态不稳定者。
1.3方法
针对参照组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为患者建立血管通路并进行抗凝处理,将血液透析仪的相关参数调整为:透析滤过系数55 mL/(h·mmHg),面积1.8 m2,血流量220~280 mL/min,连接机器引血进行透析治疗。针对观察组用高通量透析,透析液为碳酸氢盐溶液,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治疗期间将透析仪滤过系数设置为55 mL/(h·mmHg),血流量220~280 mL/min,面积1.8 m2,治疗时间为4 h,治疗1~3次/周。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
1.4观察指标
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尿酸、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查血肌酐。
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三项免疫球蛋白水平。
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后乏力、夜尿频繁、食欲不振等各项症状好转,判定为显效;治疗后各项症状有所改善判定为有效;治疗后没有明显的变化,则判定为无效,并计算总有效率。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次研究数据,其中肾功能指标、免疫蛋白水平为计量资料,经Shapiro-Wilk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取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取配对t检验;临床疗效用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对比
观察组免疫球蛋白水平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疗效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慢性肾衰竭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肾脏类疾病,疾病发生后,患者会出现电解质、水代谢紊乱情况,还会产生代谢性酸中毒,身体各大系统也出现不同症状[5-6]。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采用血液透析的方法来进行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的患者,而治疗主要是运用半透膜的原理,将患者体内的血液进行净化处理,将血液中原有的一些毒素有效的排出体外,之后补充身体所需要的相关物质,以实现维持患者机体的水、电解质的平衡,让体内的酸碱状态维持着一个稳定的状态[7-8]。近些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高通量的血液透析治疗模式逐渐的应用在临床中,该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取得显著进展[9-10]。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血尿酸、甲状旁腺激素、血肌酐、β2微球蛋白指标分别(345.63±10.88)mmol/L、(413.51±6.14)pg/mL、(315.62±10.13)µmol/L、(9.33±1.28)mmol/L,均优于参照组(P均<0.05);观察组IgA、IgG、IgM水平分别(1.97±0.22)g/L、(13.65±1.29)g/L、(1.59±0.22)g/L,均优于参照组(P均<0.05);观察组临床疗效97.22%高于参照组的77.78%(P<0.05)。分析原因在于,常规的血液透析治疗方案中,只能够清除掉患者身体中的一些小分子毒素,例如肌酐、尿素氮、钾、水分等,对中大分子及毒素清除有限,导致产生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11];且治疗一段时间之后,随着体内的中分子和大分子物质不断积聚,会出现β2-微球蛋白增多,导致出现肾脏相关的淀粉样变、腕管综合征,还会增加一些炎症反应,因此疗效并不能够达到预期[12-13]。而经过临床专家大量的研究发现,影响患者透析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是透析仪的血液透析通量,并发现若是能够利用高通量的方式进行透析,则可以利用其更高的滤过率,采用弥散、对流、吸附的方式,针对患者体内的中分子以及大分子毒素进行清除,进一步提升治疗的效果,从而能够降低身体中毒素积累对患者肾脏产生的损伤,达到治疗的预期效果[14]。王辉艳等[15]针对100例肾衰竭尿毒症期的患者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观察组血尿酸、甲状旁腺激素、血肌酐、β2微球蛋白指标分别(351.62±13.17)mmol/L、(409.87±15.68)pg/ml、(319.28±10.55)µmol/L、(9.34±1.17)mmol/L,优于参照组的(384.65±18.22)mmol/L、(446.87±18.47)pg/mL、(338.54±10.98)µmol/L、(11.38±1.42)mmol/L(P均<0.05);观察组IgA、IgG、IgM水平分别(2.14±0.31)g/L、(13.49±1.43)g/L、(1.63±0.32)g/L,均优于参照组(P均<0.05);观察组临床疗效96.00%高于参照组的72.00%(P<0.05)。这与本次研究的结果大致相似,进一步说明了高通量的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行高通量透析治疗,能够提升肾脏功能,优化免疫球蛋白水平,产生的临床疗效更好,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宋莎莎,张宝冲,李茹曼,等.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及心功能指标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23,30(2):163-164.
[2]郑丽华.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的钙磷代谢、微炎症状态及尿素透析充分性的影响[J].医学信息,2023,36(11):99-101,113.
[3]李慎民,孙晓伟,袁红珍.分析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临床治疗中高通量血液透析的应用效果[J].系统医学,2023,8(23):49-52.
[4]刘倩,蒲萌萌,杨凯,等.不同频率血液透析滤过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效果分析及对预后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3,33(6):71-76.
[5]陈小虎.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临床效果及对微炎症状态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3,52(21):1616-1619.
[6]蒋轶波,徐慧,翁丽娜,等.中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J].河北医药,2023,45(20):3099-3101,3106.
[7]罗成建,薛志强.不同频率血液透析滤过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营养状态、炎症因子、肾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3,20(30):123-126.
[8]张亚丹,原芳芳.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继发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钙磷代谢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23,24(10):1546-1548.
[9]徐艳,周丽美,张彬娥,等.血液透析、高通量血液透析及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老年尿毒症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刊,2023,58(10):1079-1082.
[10]申捷,申文玲,于小免.尿毒症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及与SSRS评分的相关性研究[J].海南医学,2023,34(9):1322-1325.
[11]仇战士.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继发甲旁亢患者钙磷代谢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3,33(3):12-13.
[12]钟鸣,陈扬,李俊峰.高通量与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肾功能和炎性因子及AngⅡ的变化[J].热带医学杂志,2023,23(7):1011-1014.
[13]方岐莹,鲁杨,朱桂珍,等.不同血液透析模式对尿毒症患者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23,25(7):62-65.
[14]王伟,马达.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临床治疗中高通量血液透析的应用价值研究[J/CD].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3,7(13):59-61.
[15]王辉艳,胡晶,王群.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尿毒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改善作用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24,28(1):71-73,108.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