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正文

  【摘要】目的:观察基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理论的健康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该院收治的106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IKAP理论的健康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6 min步行试验距离、健康行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II(HPLP-II)]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3个月后,两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均长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两组健康责任、人际关系、压力管理、体育运动、精神成长、营养等HPLP-II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55%(4/53),低于对照组的30.19%(16/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基于IKAP理论的健康护理应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可延长6 min步行试验距离,提高健康行为评分,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信息-知识-信念-行为理论;健康行为;6 min步行试验

  冠心病具有患病率、病死率均较高的特点,患者临床常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虽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但复发、非计划性再入院等风险仍较高[1-2]。因此,临床针对该病除规范治疗外,还需帮助患者养成健康行为习惯。常规护理主要以健康教育、药物指导等为主,难以长期维持患者健康行为,患者极易出现药物漏服或不服情况,致使再次入院[3-4]。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理论为健康相关行为转变的重要理论之一,其以患者为中心,以信念为动力、知识为基础,以行为改变为目标的健康护理模式,应用于慢性病护理已取得良好的效果[5]。本文观察基于IKAP理论的健康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本院收治的106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符合《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冠心病的诊断标准[6],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符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征;基础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晰;可正常交流。排除标准:合并室间隔缺损、瓣膜性心脏病等其他心脏病;合并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合并肾、肺等脏器功能异常;伴骨折、肌肉损伤等影响机体活动的疾病;依从性较差;中途疾病恶化或死亡。患者及家属了解本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批准文号:201912023)。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男31例,女22例;年龄47~72岁,平均(58.21±6.38)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级:Ⅰ级27例,Ⅱ级19例,Ⅲ级7例;病程9 d至7.5年,平均(3.28±0.72)年;合并症:糖尿病16例,高血压18例,高脂血症10例。观察组男29例,女24例;年龄45~73岁,平均(58.84±6.41)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级:Ⅰ级24例,Ⅱ级21例,Ⅲ级8例;病程12 d至8年,平均(3.22±0.76)年;合并症:糖尿病15例,高血压16例,高脂血症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讲解疾病发生诱因、危害;密切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向患者介绍饮食注意事项。出院时告知患者科学饮食、按时服药,日常在身体耐受情况下可适当进行步行、上下楼梯、太极拳等运动,若有异常及时入院就医。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IKAP理论的健康护理。(1)信息(I):经询问沟通、病历查询、信息填写等方式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并单独建档。(2)知识(K):准备“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健康知识清单”,患者入院后向其发放,讲解疾病情况、介入治疗方案、日常用药及并发症、健康风险因素预防;将患者分为6例/组,共9组,通过幻灯片或视频等方式进行小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健康行为习惯的必要性,1次/周,15 min/次;每月集体举办1次健康教育讲座,30~60 min/次。(3)信念(A):严密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积极与其及家属沟通,鼓励患者主动表达内心感受和想法,引导患者认识到情绪对疾病的影响;指导患者进行正念冥想,在安静环境下配合轻柔音乐闭眼放松进行呼吸冥想,放松身心,5 min/次,1次/d;采取小组讨论,分享出院恢复良好的实际案例,提高治疗信心。(4)行为(P):①饮食,重新为患者制订针对性食谱,讲解地中海饮食的优点及基本饮食结构,建议患者饮食以蔬菜水果、鱼类、五谷杂粮、豆类和橄榄油为主。②康复运动,术后8 h内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当天进行床上坐起、床边站立、梳头、自主饮食等训练,2 min/次,3次/d;第2天进行200 m步行训练,循序渐进增加步行距离或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2~3次/d;出院时综合患者情况制订运动方案,通过低强度静力拉伸进行热身训练5~10 min,结束后根据患者身体状况进行步行、慢跑、爬山、游泳等有氧运动,30~45 min/次,1次/d,每周休息2 d;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可进行八锦段及其他慢节奏有氧训练,5~10 min/次,1次/d。(5)随访计划:出院时建立微信群,邀请患者及家属加入,每日在群里发表日志打卡,内容包括遵医用药、饮食、是否有不适、运动内容及时长,每周电话随访1次,若患者主诉无法按上述计划完成运动,可酌情减少运动次数,调整为每周2~3次,嘱患者间隔1个月回院复诊。

  两组均护理3个月。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6 min步行试验距离。在平坦、长直的走廊上步行6 min,记录行走总距离。(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健康行为评分。护理前和护理后3个月,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II(HPLP-II)评估[7],包括健康责任(9个条目)、人际关系(9个条目)、压力管理(8个条目)、体育运动(9个条目)、精神成长(8个条目)、营养(9个条目)6个维度,共52个条目,每个条目1~4分,总分52~208分,评分越高表明健康行为越好。(3)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6 min步行试验距离比较


  护理前,两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两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均长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护理前后健康行为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健康责任、人际关系、压力管理、体育运动、精神成长、营养等HPLP-I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两组健康责任、人际关系、压力管理、体育运动、精神成长、营养等HPLP-II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55%(4/53),低于对照组的30.19%(16/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管腔狭窄或阻塞,可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8]。目前,临床常采用介入治疗,可有效疏通狭窄、闭塞动脉管腔,但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因素仍存在,若患者不能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遵医性较差,术后再狭窄风险较高。

  IKPA理念以患者为中心,聚焦病情,通过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促进患者观念转变与健康行为的养成,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9-10]。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长于对照组,健康责任、人际关系、压力管理、体育运动、精神成长、营养等HPLP-I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基于IKAP理论的健康护理利用健康知识清单、PPT或视频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了解健康知识,意识到健康行为对术后康复的重要性[11-12];并与患者积极沟通鼓励其表达内心感受,强调改变不良情绪的目的,进行正念冥想、分享康复案例,从而缓解其负性情绪,提高疾病治疗信心,树立正确面对疾病的信念和态度,进而提高依从性;同时在行为上注重饮食及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促进术后康复[13]。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基于IKAP理论的健康护理应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可延长6 min步行试验距离,提高健康行为评分,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张晶芳,沈晓旭,赵静,等.中国青年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2,14(5):515-518.

  [2]王海明,邵钧捷,周晶晶,等.早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发病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2,20(2):154-160.

  [3]张丽,左蕾.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1年内再入院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风险列线图模型的建立与验证[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62(4):75-80.

  [4]刘延丽,钱静,赵晓霞.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冠心病介入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及预后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22,28(3):484-485.

  [5]荆璇,薛平,袁丽荣.IKAP模式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21,35(8):1441-1446.

  [6]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等.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6(9):680-694.

  [7]Sousa P,Gaspar P,Vaz DC,et al.Measuring health-promoting behaviors:cross-cultural validation of the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II[J].IntJ Nurs Knowl,2015,26(2):54-61.

  [8]张雪梅,金婷.集束化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心脏不良事件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8):205-206.

  [9]季静,蔡玉芬.“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病人自我管理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安徽医药,2022,26(1):140-142.

  [10]马淑贞,张锋,焦亚星.IKAP模式健康教育对COPD康复期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3):74-78.

  [11]任倩.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2,29(7):75-78.

  [12]朱珏,陈丽,潘冬梅.“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护理模式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7):193-195.

  [13]邹蔷.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护理模式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2,44(7):1192-1194.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