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学 » 正文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新型研发机构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国内新型研发机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数据分析与对比等方法,梳理部分学者对国内外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定机制所进行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立足国内实际情况,从绩效评估主体、评定标准、评定周期、评定结果应用等多个维度分析目前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定机制的问题,最后提出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定机制优化策略,以期为完善新型研发机构管理体系提供一定指导,进而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关键词]新型研发机构;研发创新;绩效评定机制;绩效评定标准

  1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定机制研究现状梳理

  新型研发机构在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新型研发机构是新时代科技创新的典范[1],为了适应当前科技创新环境,提高研发机构的研发效率,传统研发机构应转型成注重科技转化、积极孵化、服务企业的新型研发机构。在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过程中,绩效评定机制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引起很多学者对研发机构和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定机制进行研究。

  国外学者基奥(Chio)等指出,一个健全的绩效评估机制需要考虑不同平台之间产品和服务的相互依赖性,综合考量平台开放性的影响[2]。学者阿布拉莫(Abramo)等则利用漏斗图对研发机构中的绩效值进行研究,发现其绩效值具有不确定性[3]。学者胡铁华等于2022年在《农业科研机构评价实践探索与思考——以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所评价为例》一文中研究了美国研发机构绩效评定机制,发现美国是以总统管理议程(President’s Management Agenda,PMA)为总体评估标准,从人力资源、竞争资源、财政绩效、电子政府和绩效提升5个方面进行评估,强调评定结果的应用,将其与资源分配、政策制定等紧密挂钩[4]。

  在国内,学者们近几年对新型研发机构的绩效投入了较大关注。学者陈小辉等在《典型省市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对比研究》一文中,从三级指标数量方面、定量与定性指标考核方面、绩效指标体系独立性方面、关键指标分值权重分配与机构绩效分类评估方面对广东省、江苏省、北京市、浙江省等8个典型省市的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综合对比研究,确定了绩效的最佳评价体系[5]。学者彭绪山等在《宁波市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一文中指出,新型研发机构在运行管理方面可以与高校、科研院校、大型集团公司合作,也可以自主建立,这会形成多元化建设主体,并给绩效评定增加一定的难度[6]。学者邢斐和明文彪在《宁波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成效、问题及对策》一文中指出,新型研发机构类型多元化,区域之间形成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7]。学者常春梅和周元在《浙江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模式、问题及绩效分析》一文中通过分析不同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效率之间的差异,得出绩效评定过程中多元主体设立的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效率高的结论[8]。学者过文浩在《基于互动导向的新型研发机构创新绩效提升路径研究》一文中通过互动导向视角,构建了假设分析模型,探究了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绩效[9]。学者邓媚等在《类别化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基于财政支出绩效目标》一文中从主客体角度为绩效评定的优化提供了方向:绩效评价的主体决定了其需要遵循的原则和达成的目标,客体决定了需要以何种方式达成主体所设定的目标[10]。学者于润泽和张经强在《我国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一文中运用因子分析法为绩效评定提供思路,对国内31个省市科研机构进行了创新能力评估比较[11]。除此之外,学者唐莉和周晏起在《中国科研及开发机构科研效率分析——基于三阶段DEA模型》一文中基于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模型进行了科研效率分析[12];学者王宁和王鲁玉在《基于因子分析和改进DEA交叉模型的中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科研效率评价》一文中运用因子分析与DEA交叉模型评估成效[13];学者李向江等在《宁波市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和《宁波市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成效提升对策的研究》中则认为体制机制的优化需要其内部运行机制的创新改革[14-15]。

  综上所述,国内外研发机构绩效评定机制的评价主体、评定标准等各有不同,得到的最终评价结果也存在差异。本文旨在对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定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各省市的相关政策,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以期为优化国内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定机制提供有益参考,推动国内研发机构实现更高质量的创新发展。

  2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定机制的问题

  2.1评估主体单一


  从评估主体来看,浙江省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挑选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广东省委托项目管理专业机构进行评估,而江苏省南京市则由市发展改革委委托专家评估,总而言之,三者都依靠单一主体开展评估工作。这样的评估往往只能从特定的角度来审视新型研发机构的绩效,可能过于侧重机构内部运作、技术创新,而忽视市场需求和宏观政策等层面,使得评估结果难以真正反映机构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无法形成全面、客观的评估意见。除此之外,这也容易忽视新型研发机构的内生力。作为被评估主体,新型研发机构面对评估结果需要有申诉的机会,目前的评估主体多为第三方,仅负责评估,却忽视了反馈,最终影响了新型研发机构的申诉效率。

  2.2绩效评定标准不统一

  由于新型研发机构的绩效评定缺乏国家层面的统一评估标准,各省份绩效评定标准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从浙江省和广东省的对比中就可看出。广东省对新型研发机构的绩效评估是从原创价值、实际贡献、人才集聚和培养、科研投入、创新产出、成果转化等几个方面进行的,浙江省则围绕主体责任、体制机制、创新团队、科研条件、战略任务、多元投入、科研成果、产业生态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新型研发机构与传统科研机构有所不同,其绩效评定需要更加注重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产业带动能力等方面。然而,现有的评价标准可能仍以论文发表、专利申请等传统指标为主,未能充分体现新型研发机构的特点和价值。绩效评定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人才队伍建设、科研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社会影响力等。而现有的评价标准可能只关注其中某些方面,未能形成全面、系统的评价体系,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客观和准确。随着科技发展和新型研发机构不断涌现,绩效评定的标准也应随之调整和完善。评价标准如果未及时统一和更新,则将无法适应新的发展需求和趋势。
 

 
  2.3绩效评定周期不合理

  新型研发机构在建设过程中会经历3个发展周期,分别是组建期、自主运营期和运营成熟期。其中,组建期是指新型研发机构成立的初期阶段,在这个阶段,研发机构需要为未来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自主运营期是指新型研发机构开始独立运作的时期,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资源基础。运营成熟期是指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成熟阶段,具备较强的研究实力和品牌影响力。从评估周期看,江苏、广东、浙江三省均以三年为一周期进行动态评定,评定短期成果和产出。这种短期化、碎片化的评定方式虽然可以检查短期成果和产出,却无法挖掘机构长期发展的潜力,且不同类型或发展领域的研发机构的发展周期不同,因此使用同一套绩效评定机制对不同发展周期的研发机构是不科学的。

  2.4评定结果应用不充分

  新型研发机构的绩效评定结果主要应用于机构责任考察、职称评定参考等,未能充分发挥其在资源分配、政策制定等方面的作用。这种评定结果应用的不充分性不仅削弱了评定机制本身的价值,还可能导致机构在决策和资源分配上的失误。如果评定结果仅仅停留在纸面上,而未能真正影响资源分配和政策制定,那么那些表现优秀的机构可能无法得到应有的支持,而那些绩效不佳的机构则可能继续浪费资源。评定结果应用不充分还可能降低机构的创新动力。如果机构的绩效评定与资源分配、政策制定等关键环节脱节,那么机构就可能缺乏改进和创新的积极性。此外,因为公众和投资者无法了解机构的真实绩效情况,所以评定结果应用不充分还可能损害机构的公信力和透明度。

  3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定机制优化途径

  3.1设置多元化评定机制


  第一,要想打破绩效评定仅限于内部这一局面,就要使绩效评定由内部集中评定转为多元化评定,结合专门的评估团队或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机构进行持续监测和定期评估。这些团队或机构应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背景,能够深入了解机构的研发活动和市场需求。第二,需要编制详细的评估计划,明确评估周期、评估内容和方法。评估周期应根据机构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阶段来确定,以确保评估结果的连续性和准确性。同时,评估内容应涵盖机构的各个方面,包括研发投入、产出、成果转化等,以全面反映机构的绩效水平。
 

 
  3.2制定明确的绩效评定标准

  厘清新型研发机构的性质和定位,从而制定出明确的绩效评定标准。针对新型研发机构的特性,选取能够客观反映其绩效的指标,如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产业带动能力等。为每个指标制定具体的量化标准,如专利申请数量、科技成果转化率、对产业的贡献度等。根据各个指标在绩效评定中的重要性,为它们分配合理的权重。可以通过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意见并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接着根据量化的评价指标和权重,制定明确的评价等级,如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为每个等级设定具体的标准,以便评价者能够准确判断被评定机构的绩效等级。最后,可以定期组织专家进行讨论和修订,确保评价标准能够反映未来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趋势和要求。

  3.3合理规范评估周期

  不同周期的新型研发机构有着不同的战略规划,因此,评估周期应与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阶段相结合。当然在评估过程中应该有侧重点,在组建期,机构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去探索和适应,因此评估周期可以相对较长,并侧重于基础建设。当机构进入自主运营期和运营成熟期时,为确保机构能够高效运行,可以逐渐缩短评估周期,此时应分别侧重于研发成果及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面对大量的新型研发机构,评估周期不可间隔太短,还要尽量避免重复评估,否则会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浪费。

  3.4加强评定结果的应用

  首先,要扩大评定结果的应用范围,通过建立与评定结果直接挂钩的资源分配机制,确保表现优秀的新型研发机构能够获得更多资源和支持,同时激励绩效不佳的新型研发机构进行改进。其次,要加强评定结果与关键决策之间的联系。评定结果不仅仅是衡量新型研发机构过去表现的指标,更是指导其未来战略规划的重要参考,因此,新型研发机构需要增强应用评定结果的自主意识,将其作为战略规划和决策的重要依据,确保资源优化配置和项目精准选择。最后,要鼓励新型研发机构在评定结果的指导下进行自我改进和创新。通过设立创新奖励机制、优化创新环境等方式,为新型研发机构提供足够的创新空间和资源,使其能够在评定结果的指导下不断提升自身绩效水平,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4结束语

  通过对国内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定机制进行研究,本文揭示了其存在的评估主体单一、评估标准不明确、评估周期不合理、评估结果应用不充分等问题,并阐述了这些问题对机构发展的消极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设置多元化评定机制、制定明确的绩效评定标准、合理规范评估周期和加强评定结果应用等解决方案。这些方案旨在优化新型研发机构的绩效评定机制,增强评定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进而推动机构健康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实施这些方案,有望为新型研发机构创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综上所述,本研究不仅可为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定机制优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也可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贡献力量。期待未来看到国内新型研发机构的绩效评定机制更加科学、有效,从而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向江,彭绪山,周昕怡.宁波市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机制与发展路线分析[J].产业创新研究,2023(22):38-40.

  [2]CHOI G,NAM C,KIM S.The impacts of technology platform openness on application developers’intention to continuously use a platform:from an ecosystem perspective[J].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2018(2):140-153.

  [3]ABRAMO G,D’ANGELO A C,GRILLI L.Funnel plots for visualizing uncertainty in the research performance of institutions[J].Journal of Informetrics,2015(4):954-961.

  [4]胡铁华,冯晓赟,董照辉.农业科研机构评价实践探索与思考:以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所评价为例[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22(2):40-44.

  [5]陈小辉,陈建敏,罗莉萍,等.典型省市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对比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3(17):59-70.

  [6]彭绪山,李向江,陈苗青,等.宁波市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23(9):41-43.

  [7]邢斐,明文彪.宁波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成效、问题及对策[J].浙江经济,2023(10):42-43.

  [8]常春梅,周元.浙江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模式、问题及绩效分析[J].科技通报,2023(1):103-106.

  [9]过文浩.基于互动导向的新型研发机构创新绩效提升路径研究[D].苏州:苏州科技大学,2022.

  [10]邓媚,王梦婷,赖婷,等.类别化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基于财政支出绩效目标[J].科技管理研究,2023(9):43-48.

  [11]于润泽,张经强.我国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中国市场,2022(22):111-113.

  [12]唐莉,周晏起.中国科研及开发机构科研效率分析:基于三阶段DEA模型[J].农业展望,2020(1):93-100,115.

  [13]王宁,王鲁玉.基于因子分析和改进DEA交叉模型的中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科研效率评价[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8(12):37-44.

  [14]李向江,杨希臻,周昕怡.宁波市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3(24):13-15.

  [15]李向江,吕晴,彭绪山.宁波市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成效提升对策的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3(7):4-7.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