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正文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肠道菌群与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将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肠道菌群指标、血糖及血脂指标,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目更低,而其他各项菌群数目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DL-C水平更低,其他各项指标均更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糖、血脂与拟杆菌、肠球菌、肠杆菌、酵母菌呈正相关,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呈负相关(P<0.05),而HDL-C则相反(P<0.05)。结论2型糖尿病肠道菌群与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存在明显相关性,两者互相影响,抑制2型糖尿病病情进展。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肠道菌群;血糖;血脂;相关性

  0引言

  我国是2型糖尿病高发国家,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成为损害国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1]。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与遗传、环境等有关。由于遗传所致的基因突变仅导致不足10%的变异,因此,临床推测环境因素是导致2型糖尿病的主要因素[2]。临床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大多存在肠道菌群失调的问题,与正常人群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内粪肠球菌等有害菌数量增加,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数量明显减少[3]。因此,2型糖尿病肠道菌群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分析肠道菌群与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有助于指导临床评估病情及开展诊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纳入标准:①观察组符合文献[4]中标准;②近1个月内未服用过微生态制剂;③精神、认知状态正常,自愿配合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②合并肠道器质性疾病;③精神或认知障碍;④近1个月内使用过抗生素或微生态制剂。

  1.2方法

  ①肠道菌群检测:收集新鲜粪便3~5g,取粪便1g,稀释至10~8cfu/mL,用培养基培养,定量、定性检测培养基内的各类菌群,在30min内完成检测。②血生化指标检测:抽取所有受试者空腹静脉血及餐后2h静脉血各5mL,离心获取上清液,置于冰箱冷藏备用;使用罗氏702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FBG、2hPG、HbA1c、FINS,计算HOMA-IR,并测定TC、TG、LDL-C、HDL-C。

  1.3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的肠道菌群指标;②记录两组的血糖及血脂指标,包括FBG、2hPG、HbA1c、HOMA-IR、TC、TG、LDL-C、HDL-C;③用Pearson分析,对2型糖尿病肠道菌群与血糖、血脂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率(%)表示计数资料,行χ2及t检验,相关性分析用Pearson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结果

  2.1两组肠道菌群指标比较


  观察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目更低,而其他各项菌群数目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2两组血糖及血脂指标比较

  观察组HDL-C水平更低,其他各项指标均更高(P<0.05),见表3。
 

 
  2.3 2型糖尿病肠道菌群与血糖、血脂的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糖、血脂与拟杆菌、肠球菌、肠杆菌、酵母菌呈正相关,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呈负相关(P<0.05),而HDL-C则相反(P<0.05),见表4。
 

 
  3讨论

  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存在显著变化,国外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内拟杆菌门/厚壁杆菌门的比例升高,厚壁杆菌门/梭状芽孢杆菌门的比例降低,且乳酸杆菌丰度增加,梭状芽孢杆菌丰度降低,认为肠道菌群紊乱与血糖升高存在密切关联[5]。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中多种条件致病菌的含量明显增加,而有益菌含量降低。当患者补充微生态制剂后,能有效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胰岛素抵抗[6]。

  研究显示,肠道菌群失调可诱导机体产生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改变短链脂肪酸和胆汁酸代谢、引发慢性炎症、促进脂多糖等生成等,导致2型糖尿病进展[7]。另有研究显示,高脂饮食可增加机体内毒素的生成,促进肠道菌群紊乱,增加机体代谢紊乱程度[8]。因此,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紊乱与血糖、血脂之间代谢紊乱存在密切关联。肠道菌群失调可导致肥胖,这可能因肠道菌群中含有大量的多糖代谢基因,可分解宿主体内的碳水化合物和动物多糖,导致脂肪贮存。同时,患者脂质代谢紊乱可促使肠道菌群紊乱,两者相互影响,促使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的磷酸化降低,致脂肪酸的吸收,减少禁食诱导脂肪因子的表达,加速脂肪细胞的脂肪酸氧化,促使脂肪蓄积。

  本研究中,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糖、血脂与拟杆菌、肠球菌、肠杆菌、酵母菌呈正相关,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呈负相关(P<0.05),而HDL-C则相反(P<0.05)。提示2型糖尿病肠道菌群与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存在密切关联,两者互为影响,可加重糖脂代谢紊乱,促进肠道菌群失衡,增加内毒素的释放,引发机体炎症反应,促进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临床应重视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注意补充微生态制剂,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2型糖尿病的控制。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肠道菌群失调与糖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通过补充微生态制剂、改善糖脂代谢,有助于改善肠道菌群,抑制2型糖尿病病情进展。

  参考文献

  [1]何雪冬,王芳,王瑶,等.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特征及其相关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0,32(4):397-403.

  [2]刘敏,马芬.短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分布状态与血清腺苷脱氨酶活性及脂联素水平之间的关联研究[J].临床内科杂志,2022,39(3):202-203.

  [3]李彩凤.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及与炎症因子水平的关系[J].现代实用医学,2021,33(5):670-671.

  [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4):315-409.

  [5]董业峰,葛仁美,宋格.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肠道菌群分布与A-FABP、GLP-1水平的相关性[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23,15(2):302-305.

  [6]袁付平.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数目及与血清C-肽、胰岛素水平的相关性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23,21(7):73-76.

  [7]徐敏,党少华,辛宁.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水平与IL-6、TNF-α、HOMA-IR水平的相关性[J].中国民康医学,2022,34(10):8-10,14.

  [8]牟荣菲,王绵,刘瑞红,等.肠道菌群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糖尿病杂志,2022,30(8):636-640.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