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正文

  摘要: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MDT)护理模式对老年压疮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老年压疮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MDT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如使用无菌敷料保持创面清洁等。MDT组采取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具体流程包括患者压疮个案分析、个案汇总、MDT干预方法建立、MDT护理工作实施、MDT出院指导等。护理后,从患者压疮面肿胀和疼痛评分、患者清创时间和愈合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方面,比较护理效果。结果MDT组患者压疮面肿胀和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平均清创时间和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压疮护理、综合护理和出院指导等角度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T护理模式有效提高了老年压疮患者的康复效果。

  关键词:MDT护理模式;老年压疮;护理;康复效果

  0引言

  压疮又称为压力性溃疡,病因多由患者长时间受到压力、剪切力等影响,皮肤出现持续性缺血、缺氧所致[1-2]。压疮可发生于任意年龄段,但老年人群由于皮下组织和肌肉多呈现松弛萎缩状态,加之可能患有多种基础性疾病,更易发生压疮。同时,复杂的致病因素,也增加了老年压疮患者的致病难度和复发概率[3-4]。在此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提高老年压疮患者的康复效果,我院将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理念引入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并由此构建了MDT护理模式,具体流程包括患者压疮个案分析、个案汇总、MDT干预方法建立、MDT护理工作实施、MDT出院指导等。护理后,有效缓解了患者压疮面肿胀和疼痛程度,减少了患者清创时间和愈合时间,提高了护理满意度,现总结护理经验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老年压疮患者84例为治疗对象。征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和患者知情同意后,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MDT组,每组42例。对照组:男24例,女18例;患者年龄65~88岁,平均(73.25±5.65)岁。MDT组:男25例,女17例。患者年龄65~89岁,平均(73.69±6.0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压疮的诊断标准[5],且处于2~4期患者;患者年龄≥65岁;患者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免疫系统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基础疾病控制不佳患者;重度营养不良患者;精神类疾病患者等。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护理方法如下:协助患者变换体位,保持环境整洁,定期为患者更换衣物和被褥。视压疮情况和程度,护理方法各异,如对于浅创面,使用无菌敷料保持创面清洁。对于较深的创面,清除创面坏死组织后,再覆盖无菌敷料。

  MDT组采用MDT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①患者压疮个案分析,在患者开始护理前,先从致病原因和压疮程度等角度对患者进行个案分析,如患者A基础疾病为脑卒中偏瘫,体质指数<18.5,压疮部位为骶尾部,压疮患病程度为3级。②个案汇总,将病因和压疮程度相近的患者加以汇总。如与患者A相近的患者,归类为A类压疮患者,此类患者特征为偏瘫、营养不良和骶尾部3级患者。③MDT干预方法建立,以压疮患者分类为单位,建立各类压疮患者的MDT干预方法。如同样以A类压疮患者为例,在干预学科的选择上,除老年科外,需由神经科、康复科、营养科等组成MDT护理小组,以患者压疮康复为核心,各科室从自身专业角度,协同制定MDT干预方法。④MDT护理实施,MDT干预方法制定完毕后,汇总至压疮患者的责任护士。责任护士有序地开展MDT护理工作。⑤MDT出院指导,患者出院时,责任护士从多学科干预的角度,对患者开展综合的家庭护理教育和指导,以预防患者压疮的复发。

  1.3观察标准

  ①患者压疮面肿胀和疼痛评分比较。肿胀和疼痛评分结果均为0~3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肿胀和疼痛感越明显[6];②患者清创时间和愈合时间比较;③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主要从压疮护理、综合护理和出院指导等角度进行比较。各项评分结果为0~10分,评分越高,表示满意度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6.0分析结果数据。计量数据以(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压疮面肿胀和疼痛评分比较


  如表1所示,护理前,两组患者肿胀和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周后,两组患者肿胀和疼痛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MDT组肿胀和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清创时间和愈合时间比较

  如表2所示,可见MDT组清创时间和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如表3所示,MDT组患者压疮护理、综合护理和出院指导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压疮在入院治疗的老年患者群体中较为常见,发生率约为10%。压疮的致病因素可归为局部因素和患者自身因素。在局部因素方面,肢体长期受到压力和剪切力的影响,可使受压迫部位皮肤组织的血流量降低或皮肤组织损伤[7-8];在患者自身因素方面,老年人群的皮肤脂肪含量较低,弹性较差,对疼痛也缺乏敏感性,加之许多老年患者的饮食结构较为单一,又可能患有多种基础性疾病,增加了微小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概率[9-10]。以上因素叠加,使老年患者较容易发生压疮。

  压疮发生的部位与患者的体位有密切的关系,如卧位患者,压疮易发生在骶尾部和足跟等部位;侧卧位患者,压疮易发生在大转子和股骨等部位;俯卧患者,压疮易发生在髂骨翼和肋骨等部位。发病后,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还可导致低蛋白血症、菌血症、脓毒血症和骨关节感染等多种并发症。

  在老年压疮的临床护理方面,早期的护理工作根据压疮程度各异,如对于浅创面,采用无菌敷料覆盖的方法,可有效预防创面的发展。而对于较深的创面,则通过采取清创术等外科手术干预,以有效清除病变组织,加速压疮患者的康复。以上护理方法虽然有效,但往往仅围绕着压疮的症状展开。由前文所述,老年压疮患者的致病因素较为复杂,若根源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则尽可能延长患者压疮的康复时间,同时也增加复发的概率。

  MDT是指多学科的医务工作者针对某一疾病或患者,从自身专业的角度开展系统的讨论,从而制定出综合的疾病干预方案[11-12]。MDT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的私立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梅奥诊所于1950年提出的,随后在肿瘤学领域,MDT得到了有效应用。近年来,随着MDT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其应用日益广泛,至2007年我国部分医院也将MDT理念应用于临床,并迅速进入了推广和普及阶段。完善的MDT方案具有以下优势:①能够较少和降低医务工作者个人主义、经验主义的弊端,有利于规范性医疗制度和方案的制定;②优化了医疗人力、物力资源的匹配和组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③为不同科室医务工作者提供了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和平台等[13-15]。

  在MDT理念指导下,本院根据老年压疮患者的致病原因和患病特点,制定了较为系统的MDT护理模式。具体护理流程包括患者压疮个案分析、个案汇总、MDT干预方法建立、MDT护理实施、MDT出院指导等。其中压疮个案分析和个案汇总相当于MDT护理模式的前提阶段,主要目的是分析压疮患者的病因和特点,以此为相关学科的选择打下良好基础;MDT干预方法建立环节则是以MDT理念为指导,相关学科医务工作者从自身的专业知识角度出发,集体探讨出综合的护理方案;在MDT护理实施环节,患者的责任护士按照上一步制定的方法,综合性为老年压疮患者开展护理干预;在MDT出院指导患者,护士继续遵循MDT的理念,从多科学开展综合性的健康教育和家庭护理工作指导。MDT护理模式实施后,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如MDT组患者压疮面肿胀和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平均清创时间和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压疮护理、综合护理和出院指导等角度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MDT护理模式有效提高了老年压疮患者的康复效果,建议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郭艳霞.SHEL模式在内科老年压疮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2,37(9):96-98.

  [2]谢敏琴.护理干预在重症医学科高危压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2022,8(24):87-90.

  [3]张萍,谢朝云,杨忠玲.老年压疮创面多重耐药菌感染影响因素[J].中国消毒学杂志,2022,39(12):937-940.

  [4]雷作熹,向日晖,何进财,等.老年压疮住院患者临床特点及中医证候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36):140-142.

  [5]Be ec kman D,Schoon hove n L,Fletcher J,et al.EPIAP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pressure ulcers:European reliability study[J].J Adv Nurs,2007,60(6):682-691.

  [6]李锦铃,吕霞,王珍,等.含银敷料对老年压疮患者症状体征及创面愈合的影响观察[J].医药前沿,2020,10(21):56-57.

  [7]陈洁雯.艾灸联合局部按摩在老年卧床压疮患者临床中的应用效果[J].智慧健康,2022,8(8):148-150,155.

  [8]杨旭,于淑艳.应用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对老年压疮高危患者进行营养筛查调研[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6(6):1297-1299.

  [9]冯艳,王娟,陈春霞.多学科协作在1例老年4期压疮中的治疗体会[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2):140-141,143.

  [10]郭香凤.改良可调式防压疮下肢体位垫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舒适度及压疮发生情况的影响[J].智慧健康,2021,7(20):104-105,108.

  [11]陈亚敏,陈佳,吴姗姗.宁波某医院基于紧密型医疗运营MDT模式专科运营管理实践[J].中国医院,2023,27(2):99-101.

  [12]徐薇,王升儒,杜悠,等.MDT联合CBL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护士骨科专科护理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22,36(20):3758-3760.

  [13]刘素平.MDT模式在年龄>60岁糖尿病伴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2,32(3):89-90.

  [14]丁秀娟,丁珊,熊敏颢.MDT式延伸护理在子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22,20(13):169-173.

  [15]孙克娟,平雅,程雨,等.基于全院“一张床”管理模式下护理多学科诊疗模式的构建及实施[J].承德医学院学报,2022,39(4):316-319.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