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创造、凝聚的精神文化结晶,是我们党百余年奋斗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东北红色文化在我国红色文化当中占有重要位置,对红色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弘扬东北红色文化提供了新的机遇与平台,为进一步推动东北红色文化高质量发展,以创新形式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东北红色文化应充分利用好新媒体平台,深耕内容形式,找准受众目标,加强合作与资源整合,建立合理高效的传播评估方法,并不断优化传播策略,全面提高东北红色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力与影响力,从而推动东北红色文化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东北红色文化;新媒体;传播;策略

  东北是抗日战争起始地、是解放战争转折地、是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是抗美援朝出征地,更是共和国工业奠基地,其丰富而独特的红色资源,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形成了独特的东北红色文化精神,对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正能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习近平同志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1]。与此同时,党和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推动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学习交流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东北红色文化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要立足于网络思想文化空间,充分利用好新媒体平台,丰富东北红色文化内容,创新东北红色文化形式,拓宽东北红色文化传播路径,从而全面提升东北红色文化的传播力与话语权。

  一、东北红色文化的历史与现状1.东北红色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东北红色文化最初起源于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在东北地区的活动,当时东北地区人民在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一系列著名的战役,是谋求民族解放事业的重要组组成部分,东北人民也在革命战争时期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们在条件极其严酷的条件下不畏牺牲,勇敢斗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东北红色文化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近年来,东北注重对红色文化的保护、传播与弘扬。首先,积极对抗联遗址进行发掘保护,并通过多种方式,挖掘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与内涵。东北各地区针对现存遗址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进行保护与修缮,同时与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建立纪念馆。其次,打造东北红色文化专属IP,将红色文化与教育、旅游相结合,创优文化品牌。最后,东北地区将红色文化以宣传片、影视剧、话剧的方式进行呈现。近年来打造了电视剧《松花江上》、广播剧《中国有个北大荒》、歌曲《爱中国》等一系列优秀的红色影视剧作品,大幅提升了东北红色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2.当前东北红色文化的传播现状

  当前,东北红色文化在传播过程中,通过建立革命纪念馆、红色文化图书馆、打造红色旅游路线,制作红色主题电影、电视剧、加强与青少年教育等方式使红色文化在省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东三省各地区积极开展红色文化宣传与教育,将红色文化融入日常生活、教育与工作当中,从而使更多的人关注红色文化,关注东北红色历史。

  但是,东北红色文化在国内的传播力依旧有待提升。目前,东北地区红色文化的传播更多以“红色旅游”的方式呈现,国内还有很多人对东北红色文化了解不够全面,不够深入。虽然东北地区近年来通过影视剧的方式向受众讲述东北红色历史,可是依旧存在传播力度较弱,传播覆盖面较窄的问题,很多优秀的红色文化历史没有被传播到更深更远的地方,这就降低了东北红色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二、新媒体在红色文化传播中的应用

      1.新媒体的特点与优势


  首先,新媒体表现形式多样化。传统媒体只能通过单一的文字、图片、视频进行呈现,但是新媒体可以将文字、音频与视频画面融为一体,使内容以多样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尤其在当前数字化不断发展的今天,新媒体还可以将动漫、AI、人工智能等进行融合,使内容以更加新颖、饱满、立体、真实的方式出现在受众面前,增强了受众的感官体验,受到了广大受众的欢迎与认可。其次,新媒体具有即时性。传统媒体内容的发布具有延迟性,这样受众接收的信息具有滞后性,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快,受众可以在第一时间接收到信息内容的发布,保证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再次,新媒体具有互动性强的特点。传统媒体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传递,自己的观点以及建议无法及时得到回应与反馈。新媒体时代下实现了人际关系网络与媒体信息传播网络的同步发展与互动,拉近了受众与媒体之间的距离,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这也使得信息能够通过新媒体得到广泛的传播与推广。最后,新媒体具有个性化特征。新媒体平台上受众可以搜索自己关注或者喜欢的内容,充分满足了受众个人的需求。同时,通过大数据等技术可以精准分析出受众的喜好,并根据受众的实际喜好进行专门定制与内容推送,实现了个性化定制与传播。
 

 
  2.新媒体平台对红色文化的传播影响

  首先,提高了对红色文化传播的深度。新媒体平台可以将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并以多元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使红色文化真实感、立体化更强,其内容上更有深度,形式上更具创新力,从质量上提高了受众对红色文化的关注度。其次,提高了对红色文化传播的广度。新媒体平台下信息传播的速度极快,红色文化会在短时间内在各大线上平台进行传播。同时,当前新媒体平台用户在不断增加,大部分人都通过新媒体平台获取相关资讯,进行学习或者工作,通过新媒体平台能够将红色文化传播到更多人当中,大幅提升了红色文化传播的覆盖面。最后,提高了对红色文化的关注度。新媒体平台下受众的参与度较高,他们可以通过线上平台进行互动,从而吸引受众的参与,让受众也成为红色文化传播的参与者和创造者,在增加受众体验感的同时提高了他们对红色文化的参与度与关注度,从而使红色文化得到更加全面的推广与传播。

  三、东北红色文化新媒体传播的策略分析

  1.内容创作与策划策略


  新媒体平台下东北红色文化内容创作要精准、有内涵、有价值,既符合碎片化的阅览方式,又能够将红色文化的精髓呈现出来。因此,要打造“王牌”内容。通过集约化生产,实现内容增值,要呈现出东北红色文化的特点,突出价值引领。首先,内容要有红色内涵。东北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内容上要突出在东北地区的重点战役,对中国革命的影响以及对后期发展的作用。其次,内容要有故事性。内容创作上要符合受众的碎片化阅读方式,又要将东北红色文化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受众全面了解红色历史,通过娓娓道来的方式让受众更加容易接受[2]。最后,内容创作上要具有共情性。东北红色文化当中具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在内容创作中要将历史与人文故事进行融合,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让受众感受到东北独特的人文与红色文化情怀。

  在策划上要坚持以弘扬东北红色文化为目标,通过多元化的形式进行呈现。东北红色文化可以通过专题系列片,开展线上红色文化活动等方式展开,根据不同新媒体平台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内容策划,将红色文化与平台优势充分结合起来,从而扩大东北红色文化的影响力。

  2.受众分析与精准传播

  当前,新媒体平台中的受众覆盖面较广,涉及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受众,他们对内容和形式的需求各不相同。因此,东北红色文化传播要通过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分析目标受众特征、受众心理、受众搜索行为以及受众的地域分布。通过大数据技术要重点分析不同平台下的主要受众群体有哪些,他们对东北红色文化的哪些方面较为关注,他们希望东北红色文化通过哪些形式进行呈现,平台中不同受众对东北红色文化搜索的内容有哪些,从中了解他们更希望看到哪些内容的介绍或者讲解,这样才能够在内容制作中有方向,有目标。

  东北红色文化新媒体传播要做到精准传播,首先,细分受众群体,即将目标受众进行划分,根据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在了解不同目标受众的需求和习惯后,可以根据结果进行专门内容推送。其次,要定位核心受众,即根据新媒体平台的定位和目标,确定核心受众。例如,如果是小红书平台,那么受众目标多是年轻人,那么在进行东北红色文化推广时应当更多注重对“红色旅游”“网红东北红色IP”“文创周边”等内容的打造和传播。最后,挖掘潜在受众,即通过分析受众行为数据,挖掘潜在受众。例如,在抖音平台,对搜索过或者浏览过东北红色文化内容的受众制定为潜在受众,并对其进行相关内容的推送。

  3.合作与资源整合

  东北红色文化传播要在线上平台积极与国内各大高校以及博物馆、纪念馆等进行合作,将东北红色文化融入各大高校的红色教育课程当中,通过线上教学,线上纪念馆浏览等方式扩大东北红色文化的传播范围。同时,要与不同地区的线上图书馆、红色革命基地、纪念馆等进行资源整合,将更加完整、全面的东北红色文化进行呈现。

  东北红色文化传播还要实现“网、端、微、视”一体化传播,将东北红色文化内容与各大官方平台进行合作,定期推送相关内容与宣传片,提高东北红色文化的传播覆盖面[3]。例如,当前非常流行的“直播”平台,也可以作为东北红色文化的传播平台,可以在各大直播平台开通官方账号,带领线上用户“云游”东北红色文化基地,纪念馆、博物馆等,还可以与各大平台流量高、影响力大的主播进行合作,通过他们的个人账号对东北红色文化进行宣传与传播。

  四、东北红色文化新媒体传播的效果评估与优化

      1.传播效果的评估方法


  东北红色文化传播效果可以通过四个方面进行整体评估。首先,媒体曝光度评估。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对东北红色文化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的内容进行曝光量与频次的统计,这样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内容发布对目标受众的课件程度,从而确定传播效果。其次,分析受众对传播内容的态度、参与程度和互动情况。例如,内容发布后,其点击率、评论数、转发数量、分享数量等指标,都可以评估受众对内容的态度和关注情况。再次,通过线上线下调查问卷的形式,向受众征求相关问题与建议,评估受众对传播内容的接受程度。例如,对来到东北参观红色文化基地的游客可以进行线下调查,询问他们是通过何种途径获取的相关旅游路线等。最后,通过行为转化效果进行评估。通过对线上平台对东北红色电影的观看量、周边文创的线上销售量,对东北红色文化官方网站的关注量等数据,判断传播效果以及影响程度。

  2.传播策略的优化建议

  首先,优化传播内容。东北红色文化传播要始终坚持“内容为王”,重点突出东北红色文化的优势与特点,将东北地区人民的热情、贡献呈现到内容当中。其次,要丰富传播形式。当前越来越多的受众开始关注新颖化的呈现方式,因此要注重对内容的形式创新,例如在微信小程序上设置VR功能,让受众戴上VR眼镜就可以进行高清化、立体化阅览,给予受众全新的感官体验。最后,要扩大传播途径。东北红色文化传播要积极拓展传播路径,拓宽传播范围。例如,让东北红色文化在新媒体平台下与更多的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与中小学机构进行合作,全面提高东北红色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五、结语

  新媒体时代下东北红色文化要充分利用好平台的优势,坚持内容精品原创,坚持形式多元化呈现,深耕东北红色文化内涵,并不断拓宽传播途径,实现东北红色文化的高质量传播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宏妍.传承红色精神赋能使命担当[N].绥化日报,2023-11-30(003).

  [2]杨浩,刘玉萍.讲好吉林故事播撒红色种子[N].中国旅游报,2023-09-07(006).

  [3]张温宁.借助微媒体平台传播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的策略探索[J].邢台学院学报,2024,39(02):38-42.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