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当前,企业内部环境不断恶化,专家开始将目光聚焦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而人力资源为企业最具有能动性的资源之一,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绿色人力资源应运而生。文章探讨了绿色人力资本管理的内涵和引进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并指出了我国企业在引进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我国企业引进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议,以期构建一个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部环境。
关键词: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可持续发展;内部环境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理念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企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若在运行中管理不当,也会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内部最具有能动性的资源,可以为企业创造巨大的效益。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新延伸出来的概念,在引导企业整体发展道路上,可制定出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管理理念,不仅有利于企业内部环境的和谐,而且可为企业带来远超经济效益的综合效益,有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虽然有不少企业内部具有发展绿色人力资源的环境,但在制定及执行这一理念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困难,因此,文章以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为研究对象,分析在企业中发展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并且针对企业在发展绿色人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实现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一、关于绿色人力资源内涵的研究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是在人力资源的基础上延伸出来,它更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社会长期绿色持续发展的观点相一致。绿色人力资源的主要任务是依据“绿色”理念,实现企业内部员工的心态、人态、生态的三大和谐,从而为企业带来综合效益,实现企业和员工的持续共同发展。绿色人力资源是通过对基本要素“人”的管理,实现企业绿色、低碳的发展,从而为企业创造可持续的内外部环境。Samer等人通过电子邮件进行调查,指出当企业内部有效实践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时,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的可持续绩效[1]。彭高亮,刘若舟[2]提出,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强调适当且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并且该理念提出,实现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可将企业管理制度、组织架构及组织活动引入到相应的环境管理进程中。通过企业构建绿色的内部环境,如完善企业绿色管理架构、实施绿色管理制度等,能满足企业在“绿色化”的基础上,给企业带来更多宝贵的综合效益。绿色人力资源可以在企业进行低碳、环保等的活动中发挥宏观经济调控作用,同时,可以为企业打造内外环境的可持续性,金摇光[3]从知识管理视角探讨了绿色人力资源与企业环保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指出绿色人力资源对提升企业环保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姜忠辉,赵迪,孟朝月等[4]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研究指出无论是何种类型的绿色技术创新,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均在其中起到显著的正向作用。杨双,涂艳红[5]通过对环保行业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人力资源的“绿色化”对员工的创新行为具有促进作用,为环保型行业实践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二、企业引进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鼓励企业员工积极投入到企业内部的长期发展进程中,并在实际行动上推动其持续发展,这是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理念之一。例如,采用数字化工作方式、在线教育、虚拟会议、远程学习及环保型办公室等,这些都属于绿色发展的范畴,旨在提升员工对企业绿色发展的认同感。采用数字化工作等举措,不仅有利于降低运营费用,而且有助于员工提升工作效率,也能进一步增加员工对企业的信任感和归属感,促使企业实现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愿景。
(二)促进员工心态健康发展
从公司的角度来看,员工的精神健康对其生产力有着显著的影响,同时也与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强调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融入环保、可持续的理念,这样可以让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关注到环境和社会责任,企业就能更好地平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就能更顺利地实现战略目标。唯有把员工的身心状态整合到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中去,企业才有可能更深入地实践“绿色和谐”的原则,从而培养充满活力且健康的职场氛围。通过培养员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企业还能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让员工更加积极地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引入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还能推动员工精神的健康发展,让员工保持热忱和平静的工作态度,这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三)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为了确保企业的长期发展,需要把环保理念融入人力资源管理中去,构建出具备竞争力的人力资源—“绿色人力资源”。引进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能够从战略层面实现企业目标,而且还保证了企业效益的持续增长。同时,随着社会日新月异,政府和环保监督机构也在引导企业重视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以满足新的发展需求。
三、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招聘制度并未与时俱进
在现有的人才招聘制度中,应聘者的学历、毕业院校、应聘考试成绩等仍然是企业招聘最看重的地方。许多企业管理者对于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解停留在表面,如仅将其视为提供员工福利或制定绩效考核标准,而未深入理解其核心理念,即将“绿色”理念融入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在应聘者的环保意识、绿色创新理念、绿色价值观等方面,企业并未给予过多的关注。在面试过程中,有些企业甚至都未向应聘者透露自己自身的绿色管理战略,从而导致企业既无法了解应聘者的绿色理念,也无法使应聘者感受到企业的绿色文化。
(二)企业员工绿色培训滞后
随着绿色价值观念渐渐渗透到每个人的价值观中,企业对员工进行绿色培训的意识也逐渐增强。目前,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够与高校、政府等展开培训合作,但是进行培训的主要内容仍然是基础的专业技能培训,对绿色行为、绿色创新以及如何使用绿色技术等的培训还较为滞后。许多企业过于关注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员工的绿色意识和行为的培养,导致员工缺乏环保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缺乏合理的绩效评估系统
目前,虽有不少企业已经将环保绩效纳入了整体绩效的评估系统中,也有不少企业将绿色行为纳入了奖惩系统中,但是针对普通员工的绩效管理却较少,从而导致员工没有主动积极性去践行绿色行为。同时,在绩效评估系统中,绿色生产目标并不明确。由于员工只害怕未完成环保绩效而进行惩罚,导致员工仅去努力完成既定的目标,并没有主动意识去进行绿色创新行为。在员工考核方面,企业往往只关注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而忽视了将这些考核信息用于完善和改进管理计划,从而未能充分发挥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潜力。
(四)相关绿色管理人才匮乏
企业在进行数字化、绿色化转型过程中,人才缺口进一步扩大。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对企业成功落实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调查发现,同时掌握生产流程和绿色技术等的复合型人才非常少。不完善的管理体系不仅无法帮助企业员工提升业务水平,还可能阻碍企业实现明确的工作目标和长远发展。人才匮乏已经成为企业实践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大阻碍。
四、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实践
(一)制定符合绿色人力资源管理要求的招聘制度
企业招聘制度对企业的运营有着关键性的影响作用,其效果直接关系到了招聘人员的素质。在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指引下,企业更有利于招聘到职业技能知识丰富,且价值观和职业发展规划与企业相匹配的员工。企业在招聘员工过程中,可以在企业的宣传活动中阐明其对环保事业的相关期望和标准,并在公司的日常管理中注入持续性发展的思想,以彰显企业绿色发展的价值观。此外,在新员工选拔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有关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绿色发展的问题,以此吸引那些有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并且热衷于此项事业,尤其是具备环境科学基础和掌握环境管理技能的人才加入。
(二)加强企业员工“绿色”培训
对员工进行有序且系统的培训,有助于提高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所需的一系列综合技能,如专业技术与职业技巧等,这是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的主要目标。“绿色”培训被视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干预手段之一,不仅能增强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还能推动其专业能力的提高,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的生态保护水平。在员工“绿色”培训过程中,企业要注重培训方式的环保性,如开展线上培训以节约时间和成本、培训材料电子化以减少能源消耗等。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环保活动,如专题讲座、宣传展览等,让员工们深入了解环保知识,明白环保对企业和社会的重要性。企业可以设计一些相关的课程,教授员工们如何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废弃物排放等环保技能。还可以组织一些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让员工们在实践中掌握环保技能,深化对环保的认识。此外,进行“绿色”培训还可能会产生许多无形的收益,如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可度和好感度、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可以使其更主动地参与到企业的环境治理工作中、塑造了企业绿色环保的形象等。
(三)建立“绿色”的绩效管理与评估系统
企业管理者为确保内部“绿色”绩效和评估系统的准确性和公平性,需要对相关的评定流程、执行方式、环保绩效指标及达标准则等方面设定规范。一是实现企业内部“绿色对话”。企业需要构建绩效评估体系与员工之间的交流渠道,合作制定绿色绩效评估标准,落实企业“绿色”绩效管理和评估的量化指标。二是设定绿色生产目标。管理者可以在“绿色绩效”评分环节加入绿色生产的目标,对于满足和未能满足环境管理的员工给予适当的奖惩,以引导和激励员工实施绿色行为。此外,管理者也可搜集员工对于绿色绩效评分的期望和建议,把这些意见汇总后应用于下一次的绩效评估活动中,促进“绿色”绩效管理和评估充分发挥作用。
(四)完善“绿色”薪酬与福利制度
为了实施全面的环境治理行动,企业需要健全的薪资体系来提供支撑。这种“绿色”的薪酬和福利体系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并留住人才,从而达到企业实施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在企业绿色管理进程中,可在员工的工资结构中加入生态福利的部分,用以支持企业的环境治理工作,管理者通过奖励在绿色管理中表现出色的员工,以此来激发员工在未来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进程中继续付诸行动,同时,企业也可以将节省下来的环保成本奖励给员工,从而实现双赢。此外,企业还可以对员工进行精神激励,如给予员工“绿色标兵”的荣誉称号,或者对绿色行为表现出色者提供旅游奖励等,促进员工自觉积极践行绿色行为。
五、结语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是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时代的产物。唯有企业将“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扎根到企业文化和管理治理体系中,才能为企业带来持续的影响力和生产力。企业将“绿色人力资源管理”贯彻到招聘制度、员工培训、绩效管理与评估、薪酬与福利制度等方面,不仅有助于员工更加积极主动地践行绿色行动,更有助于企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ARQAWI S,ZAID A A,JAARON A A,et al.Gree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Among Palestinian Manufacturing Firms-An Exploratory Study[J].Journal of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2019,52(10):62-69.
[2]彭高亮,刘若舟.经济转型背景下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策略[J].投资与合作,2020(10):128-130.
[3]金摇光.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环保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22(4):88-97.
[4]姜忠辉,赵迪,孟朝月,等.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绿色动态能力与组织调节定向的中介及调节作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3,40(10):25-35.
[5]杨双,涂艳红.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对绿色创新行为的影响[J].当代经济,2023,40(8):88-95.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