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正文

  【摘要】目的:探究宫颈提拉联合子宫下段环形蝶式缝合术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2月—2023年10月毕节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低位B-Lynch缝合术)和研究组(宫颈提拉联合子宫下段环形蝶式缝合术),各60例。比较两组凝血功能、产后出血量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前凝血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血小板计数(PLT)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止血用时短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置胎盘剖宫产术患者实施宫颈提拉联合子宫下段环形蝶式缝合术能改善凝血功能,控制产后出血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宫颈提拉子宫下段环形蝶式缝合术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妊娠结局

  前置胎盘是一种妊娠并发症,由于胎盘植入子宫下段,导致宫颈口被覆盖,增加了妊娠期并发症的风险。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剖宫产术已成为处理前置胎盘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的产后出血和其他并发症仍然是困扰产科医生的重要问题[1]。宫颈提拉联合子宫下段环形蝶式缝合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手术技术,近年来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逐渐受到关注。该技术通过提拉宫颈,使其达到更好的曝光度,从而为手术提供更清晰、更安全的视野,有望减少手术风险,然而,在此领域的研究仍相对有限,缺乏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数据和长期随访结果[2]。本研究选取2021年2月—2023年10月毕节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宫颈提拉联合子宫下段环形蝶式缝合术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1年2月—2023年10月毕节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确诊为前置胎盘[3],并接受剖宫产术;宫颈完全被前置胎盘覆盖;年龄18~40岁;无心血管、肾功能等禁忌证;愿意接受宫颈提拉联合子宫下段环形蝶式缝合术。排除标准:存在其他妊娠并发症;合并感染性疾病;有严重过敏史;严重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多次剖宫产术或宫腔手术史。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26.90±6.28)岁;初产妇32例,经产妇28例;孕周35~41周,平均孕周(39.32±7.30)周。研究组,年龄23~34岁,平均年龄(27.98±5.33)岁;孕周39~42周,平均孕周(39.18±7.40)周;初产妇32例,经产妇2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毕节市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孕妇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低位B-Lynch缝合术,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将子宫拖出腹腔,清洗腹腔内积血,并对子宫体和子宫下侧进行加压处理,同时,下推膀胱以确保子宫下侧充分暴露,1号可吸收线缝合,从右侧子宫横切口3 cm处进针,再从左侧4 cm处出针,将缝线垂直穿过子宫底至子宫前壁,检查阴道是否存在持续流血情况。一旦出血得到基本控制,立即拉紧缝线并打结,持续监测产妇生命体征,当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腹腔关合处理。

  研究组采用宫颈提拉联合子宫下段环形蝶式缝合术,具体操作如下。(1)宫颈提拉:碘伏棉球擦洗宫颈管,卵圆钳试探宫颈管,同时扩开宫颈内口,术者用手指探明宫颈管长度,用鼠齿钳伸入宫颈内口,钳夹宫颈内口以下的宫颈组织(黏膜及肌层),轻柔向上提拉3~4 cm,观察活动性出血的创面。若提拉组织下方仍有活动性出血,则将鼠齿钳下移,再钳夹其下方的宫颈组织并向上提拉。用上述方法将宫颈内口下3、6、9、12点处的正常无胎盘附着的宫颈管组织向上提拉出宫颈内口,提拉中注意避免宫颈管组织撕脱。(2)子宫下段环形蝶式缝合术:当子宫下段仍然收缩欠佳,胎盘剥离面出血的情况下,迅速上提子宫,并下推膀胱,待膀胱与子宫切口相距3 cm时先采用止血带绕行子宫后,然后由后向前方实施包绕、拉紧作业,确保子宫血管、骨盆漏斗韧带均位于子宫切口下方,阻断子宫血供,当出血量减少后再行胎盘处理操作,若出现胎盘严重植入现象则先保留该部位胎盘,并于术后密切关注机体出血情况。当胎盘处理完毕后,医师行环形蝶式绑扎术,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于子宫下段区域的宫腔内实施反折加固操作,反折前从右向前进针贯穿,进针处需选取肌层较厚区域,出针均跨过薄弱区域,待下次进针时需向后退至针点一半处,然后反复反折和进出针直到前壁重叠达到满意效果位置,并于子宫后壁处打结。缝扎完成后即可松开止血带,如患者再次出血则继续进行缝扎,直至子宫出血停止,再将其送回子宫腔内,20 min内无渗血和阴道出血情况发生即可逐层缝合宫腔和腹部,若持续出血则改行双侧子宫结扎或子宫切除术。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凝血功能: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血小板计数(PLT)。(2)出血量: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及止血用时。(3)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再出血、产褥感染及子宫切除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4.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凝血功能比较


  两组干预前凝血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PT、APTT、FIB和PLT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及止血用时比较

  研究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止血用时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前置胎盘剖宫产术是一种妊娠并发症的手术处理方式。它发生在妊娠过程中,由于胎盘植入子宫下段,导致宫颈口覆盖,从而使胎儿出生通道被阻塞,无法自然分娩而需要采取剖宫产术,这种情况下,胎盘位于子宫下段,可能会引发大量出血,严重危及母婴的生命安全[4]。正常情况下,胎盘植入子宫上段,远离宫颈口,然而,前置胎盘时,胎盘位置下移,覆盖宫颈口,这可能与子宫内膜异常、宫颈损伤、多胎妊娠等因素有关,由于宫颈口被胎盘覆盖,造成胎儿无法通过宫颈进入产道,因而需进行剖宫产术。前置胎盘发生率相对较低,一旦发生可能带来严重的危害,主要包括大量产后出血、母婴死亡风险增加及由于手术操作复杂性而增加的并发症风险。因此,对于前置胎盘的处理,通常需要谨慎而迅速的手术干预,采用剖宫产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母婴风险[5-6]。

  宫颈提拉联合子宫下段环形蝶式缝合术是一种用于前置胎盘剖宫产术的手术技术,在这个过程中,医生采用宫颈提拉的方式,将宫颈暴露并使其达到更好的可视度,同时,在子宫下段进行环形蝶式缝合,以加固宫颈和子宫的结构,达到控制术中出血的目的[7]。手术过程中,首先通过提拉宫颈来增强手术视野,使医生能更准确地定位和处理前置胎盘。随后,在子宫下段进行环形蝶式缝合,通过两侧阔韧带无血管区打洞引出止血带捆绑子宫下段等操作,暂时中断子宫动脉上行支血供,从而有效控制术中出血情况[8]。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干预前凝血功能比较,差异不显著;研究组干预后PT、APTT、FIB和PLT明显低于对照组。与金莹等[9]研究结果高度一致,究其原因:首先,宫颈提拉提高了手术的可视度,使医生更精确地定位前置胎盘、操作子宫,这种高度精准的手术过程减少了手术对周围组织的损伤,降低了术后炎症反应程度,从而减轻了全身性炎症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宫颈提拉通过改善宫颈和子宫的血液灌注,有助于维持正常的微循环,保护凝血因子的活性。其次,子宫下段环形蝶式缝合术的实施进一步巩固了子宫结构,防止产后出血,对于维持血液在子宫内的正常流动、减少血池形成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减少术后失血,避免了机体因大量出血而对凝血因子的快速消耗,为维持正常凝血功能提供了更有利的环境。最后,环形蝶式缝合的操作方式具有较好的密闭性,有助于避免术后出血,这种缝合方式能有效减少手术创面的裂开和血液渗漏,从而减少了机体对凝血因子的损耗,维持了凝血功能的相对稳定性[10]。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止血用时短于对照组。与张小环[11]研究结果高度一致,究其原因:首先,宫颈提拉的运用使手术操作更精确,提高了手术的可视度,使医生能准确地定位和处理前置胎盘。通过优化手术视野,医生能迅速而准确地完成环形蝶式缝合,有效地加固了子宫下段结构,降低了术后出血的风险。此外,宫颈提拉改善了宫颈和子宫的血液供应,有助于避免术中和术后的血管损伤,减少了术后血流动力学的波动,进而减少了产后出血量。其次,子宫下段环形蝶式缝合术的实施进一步加强了子宫结构的牢固性,这种缝合方式形成了紧密的结构,有效地控制了子宫的血管,减缓了术后血液的渗漏,避免了术后血流淤积,从而减少了产后出血的可能性,环形蝶式缝合的高度密闭性有助于保持创面的完整性,最终减少了术后出血量。最后,宫颈提拉联合子宫下段环形蝶式缝合术的高效性导致止血用时显著缩短,通过更快速、更精准的手术操作,迅速完成缝合过程,减少了血管暴露的时间,有效地降低了血液的流失[12]。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李红梅[13]研究结果高度一致,究其原因:首先,宫颈提拉使手术过程更精细和可控,通过宫颈提拉,医生可更准确地观察宫颈和子宫的解剖结构,有助于避免误伤周围组织,减少手术操作对器官的不良影响。其次,子宫下段环形蝶式缝合术增强了子宫的结构稳定性,通过环形蝶式缝合,子宫下段得到了充分的支撑,降低了术后子宫的松弛度,减少了产后子宫复原不良导致的并发症,这有助于减少血液在子宫内的滞留,进而减少了感染、出血等并发症风险。最后,宫颈提拉联合子宫下段环形蝶式缝合术操作技术更精湛,医生对宫颈和子宫的处理更细致,这有助于避免手术过程中对关键器官的损伤,减少了感染和其他不良事件,手术的高效性也缩短了患者暴露在手术环境中的时间,减少了感染的风险[14]。

  综上所述,前置胎盘剖宫产术患者实施宫颈提拉联合子宫下段环形蝶式缝合术能改善凝血功能,控制产后出血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齐梦,王莉.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产妇实施手术室护理80例临床分析[J].贵州医药,2023,47(11):1829-1830.

  [2]王莎,杨珍珍,李雯,等.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对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患者凝血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30):109-113.

  [3]徐晓明.间断环形缝合术与8字缝合术在前置胎盘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产妇中的应用比较[J].当代医学,2021,27(15):60-62.

  [4]王薇薇,冉冉,迟洋.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胎盘剥离面出血的临床研究[J/OL].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3,10(16):12-14.

  [5]张慧英,赵玉娟.速尿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的疗效及安全性[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23,35(1):21-24.

  [6]冯娟.晨笛网压缝合术与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患者的效果比较[J].中国民康医学,2022,34(22):146-149.

  [7]周永红.宫颈提拉式缝合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宫颈管顽固性出血的应用价值研究[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2,28(4):163-165.

  [8]黄亚南.介入疗法与髂内动脉结扎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患者的效果比较[J].中国民康医学,2022,34(2):138-140.

  [9]金莹,魏素梅,唐冬梅,等.子宫下段-子宫颈压迫缝合术在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术中的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21,37(7):513-516.

  [10]郑小雪,贾利红,叶湘云.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环状缝合对防治产后出血的作用[J].临床医学,2021,41(4):44-45.

  [11]张小环.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与纱条宫腔填塞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应用比较[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1,34(3):375-376.

  [12]李晓朋.子宫动脉上行结扎术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0,26(5):152-153.

  [13]李红梅.宫颈提拉式缝合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宫颈管顽固性出血临床价值研究[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0,26(5):163-164.

  [14]姚日红.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5):69-70.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